胆源性胰腺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发现每天早上都吃面条,不出3个月,身体或 [复制链接]

1#

老龄化社会悄然到来,国家统计局年初的数据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1.94%,而世界卫生组织预计中国老年人口将继续增长。

到年,每三个人中就会有一个60岁以上的老人。

年老色衰是常说的一个词语,说明年龄的增长会让身体衰老速度加快,原本年轻,容颜姣好的人在岁月的影响下也会明显衰老,衰老之后身体会发出许多的信号。

如果可以多留意身体的变化,有衰老表现积极保养身体,可以让自己年轻且健康有保障。

很多人面对衰老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应对,平时那些加速身体衰老的坏习惯也没有纠正,久而久之会比同龄人更显衰老,甚至让某些疾病有机可乘。

人能活多久,看饭量可知?吃2顿饭和吃顿饭,可能哪个更健康?

刘奶奶今年68岁了,身体还算硬朗,能做家务带孙子,但饭量却很少。她儿子看她每天只吃一小碗粥配咸菜,很担心妈妈营养不够,多次劝她多吃点。但刘奶奶却认为少吃多运动才是健康的,还引用专家的观点来支持自己的看法。

刘奶奶的家人对此很困惑,他们觉得老年人应该多吃点才对,少吃会营养不良。他们还听说饭量能影响寿命,所以更担心刘奶奶的健康。

所以老年人到底是应该多吃还是少吃?饭量大小真的会影响寿命长短吗?

饭量和寿命有关?

知名期刊《Nature》的一项研究指出,基因转录速度的变化会影响蛋白质合成,最终加速衰老。然而,饮食控制可以通过降低胰岛素水平来减缓基因转录速度,从而延缓衰老进程。这项研究在动物实验中表现显著:通过减少饮食量,实验动物的寿命普遍延长了10%-20%。

美国国立衰老研究所发现,猴子每日进食量减少0%后,其寿命从平均20岁延长至4岁,几乎翻倍。此外,在小白鼠实验中,饮食减少0%-50%后,小白鼠的寿命显著延长。

针对人类的研究虽然样本有限,但也显示了饮食限制的健康益处。每日减少25%的热量摄入后,受试者的高血压显著缓解,血脂指标得到改善,且炎症指标(如肿瘤坏死因子)降低了25%。

日本冲绳的百岁老人中普遍采取“腹八分饱”的习惯,这意味着适当的热量限制或许有助于延长寿命。

关于老年人饮食,是吃多还是吃少的问题,实际上在健康管理上有一个平衡点。少吃多运动确实有助于控制体重和预防一些慢性疾病,但老年人特殊的身体需求也决定了“少吃”不等于“少摄取营养”。

老年人一般代谢率下降,身体对食物能量的需求减少,因此饭量确实可以适当少一些。但老年人群体的营养需求并不低,尤其需要优质蛋白质、维生素D、钙、铁等维持肌肉、骨骼和免疫健康。像刘奶奶只吃少量粥和咸菜,这种饮食结构无法满足她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需求,容易导致肌肉流失、免疫力下降,甚至诱发营养不良。

老年人饮食的科学建议

保证适量蛋白质:老年人通常需要更多优质蛋白来维持肌肉和骨骼健康,推荐每天摄入1-1.2克/公斤体重的蛋白质。可以通过鱼类、鸡蛋、豆制品等食品补充。

丰富膳食纤维:杂粮、蔬菜和水果能够促进肠道健康,预防便秘。

注意钙和维生素D:这些营养素是老年人预防骨质疏松和保持骨骼强健的关键,日常可以通过牛奶、深色绿叶菜或补充剂摄取。

每天吃2顿饭和吃顿饭,哪个更健康?

“一日二餐”和“一日三餐”,哪个更健康?这个问题备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