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源性胰腺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8月29日直播回顾闻风丧胆的定ldq [复制链接]

1#
合肥白癜风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3938268292971796&wfr=spider&for=pc

刘厚宝

教授、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医院

胆道外科主任、普外科副主任

医院执行院长

复旦大学胆道疾病研究所所长;医院胆道疾病中心主任;上海胆道微创及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普外科专科分会第十届委员会胆道学组副组长;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胆道微创外科与综合治疗分会副主委;中国抗癌协会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医院学会肝胆胰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医院学会消化外科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内外科对话协作组常务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肝胆肿瘤综合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国际消化胃肠肿瘤协会(IASGO)委员;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委员。

擅长:普外科疾病诊治,特别擅长胆囊癌、胆管癌、壶腹部癌及胆石症等胆胰疾病的诊治和胃肠肿瘤外科手术。

刘寒

外科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医院普外科

胆道外科副主任

医院

胆道疾病中心副主任

白求恩公益基金会肝胆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远程医疗和互联网医学中心肝胆外科专家委员会上海区域委员。

擅?:胆道良恶性疾病综合治疗。长期致力于胆道疾病微创手术的改进和推广,以及胆道恶性肿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在胆道微创技术的基础上,发展了三孔法腹腔镜技术,连续两年获得医院新技术奖,并通过医医院开展。每年完成胆道肿瘤手术约台。作为主要研究者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基金及多中心临床实验的申请和完成;并参与了中华医学会胆道学组、上海市医学会胆道学组等协会多部指南的制定。

倪晓凌

外科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医院普外科

胆道外科副主任

复旦大学胆道疾病研究所办公室主任;上海胆道微创及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胆道学组委员;欧美同学会化医学分会委员;美国胰腺病学会会员;上海市医学会普外科专科分会第十届委员会门静脉高压及脾脏外科学组组员。

精彩访谈内容

胆囊癌比胰腺癌更可怕吗?

刘院长:是的,胆囊癌就是这样一种可怕疾病,不仅容易被老百姓所忽视,在一些医务人员中间可能警惕性也不高,但其恶性程度非常高。尤其是胆囊癌到了三期四期及晚期后,其恶性程度高于胰腺癌。一般说胰腺癌是“癌中之王”,但胆囊癌是“王中之王”,总体五年生存率不超过5%。

胆囊癌总体发病率不高,在消化系统中间位列第五或第六,在中国呈逐年上升趋势。但由于其恶性程度高,因此一旦患上,病死率基本排第一位,生存的机会很小,尤其是在女性中间。

我们平时所说的胆道疾病与胆囊癌之间有什么联系?

刘院长:胆囊癌是从胆囊良性疾病发展来的,如果在胆囊良性疾病时进行规范治疗的话,它发展成胆囊癌的几率较小。胆囊癌患者中大概有80%是合并有胆囊结石的,还有一些是胆囊炎症,会转变成胆囊癌;还有一部分是腺瘤性息肉,它癌变的机会非常高,而且与息肉大小也有关。真性息肉有血流,且可以转变成胆囊癌,而无血流的往往是胆固醇息肉。这次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全志伟教授牵头制定了中国新版胆囊良性疾病治疗指南,对于胆囊良性疾病的治疗提出了要规范,只有规范了才能解决中国胆囊癌的问题。

在年,《柳叶刀》杂志记录最新的胆囊癌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下降趋势,唯有在中国是呈上升趋势,有1/4的胆囊癌在中国,且这1/4的胆囊癌中间有80%是中晚期病例,应该引起国人足够的重视。

胆结晶跟胆结石、胆囊息肉之间有什么联系?

刘院长:这几者间的关系十分密切,胆结晶、胆结石都与胆固醇的过饱和有关。如果胆结晶附着于黏膜上,就是息肉,它脱落到胆汁中间形成一个固体,就是结石,而结石是个游离的状态。真性息肉与胆固醇结晶可能没直接的关联,但胆固醇结晶与胆结石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如果体检查出有胆结晶,能否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善让其变好?生活方式不注意,是否会形成胆结石或胆囊息肉?

刘院长:是的,胆石的成因非常多,与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生活习惯、环境等都有密切关系。如果平时不吃早餐,患胆结石或胆固醇结晶的风险会相应增加。

胆结石的发病率是不是很高?

刘院长:中国的胆囊结石发病率目前来说应该在10%-15%左右,是相当高的。60年代以前,胆管结石的发病率多于胆囊结石;到了90年代,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就逐渐高于胆管结石。它其实是一种“富贵病”。现在胆囊结石应该占了胆石症的80%左右。

胆囊结石与胆管结石有什么区别?它们各自的位置在哪里?

刘院长: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胆管的形成是从毛细胆管开始逐渐汇合成小叶间胆管,最后到段间胆管,再汇成左右肝管,然后与肝总管汇合。胆囊管与肝总管汇合,进入胰腺十二指肠段后,这段就是胆总管,胆汁进入十二指肠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消化。胆囊其实就是藏在肝脏下面的一个口袋,所以有“肝胆相照”这一说法。胆管本身可以形成结石,在肝内胆管形成结石,我们称为肝内胆管结石;从胆囊掉到胆总管就是继发性结石。胆囊结石多了,继发性结石也会增多。

除了高蛋白高脂肪饮食,还有什么情况会引起胆结石?

倪主任:不规律的生活习惯,比如经常熬夜的朋友容易得胆结石。因为熬夜会使胆汁的排放不正常,胆汁里的这些有形成分,如胆固醇的不饱和状态就变成饱和状态,就会析出胆固醇的结晶,和其他物质及钙盐混合在一起,小核心变成大核心,继而变成结石。此外,性格脾气暴躁、精神状态不好,以及多食烧烤、饮酒对胆结石都会加重、加快胆结石的发展。胆囊的B超检查是体检常规项目,可建议大家每年做好常规检查,早发现、早应对。

不吃早饭会发生胆结石,那么早饭应该几点吃、吃什么较好?

刘院长:胆囊本身具有储存胆汁、浓缩胆汁,是帮助人体消化的,它由迷走神经支配,oddi括约肌状态是关闭的。我们吃下食物,食物进入肠道,这时胆囊刺激出胆囊收缩素,然后把浓缩的胆汁排入肠道,此时oddi括约肌同时协调松弛,十二指肠的压力会低于胆道压力,所以胆汁进入十二指肠能起到帮助消化作用,而且是定时、有规律地促使浓缩的胆汁进入肠道帮助人体消化。熬夜、不吃早餐,使胆囊浓缩的胆汁长时间滞留在胆囊里,胆汁会淤积,就容易形成结石。

胆囊结石存在了就有手术指征,但不意味着要马上把胆囊切除,但如果有继发性的胆总管结石、胆源性胰腺炎,或有胆囊癌相关的高危因素,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就要通过手术治疗。

身体出现哪些症状,能帮助我们提前发现胆结石?

倪主任:胆囊结石大多都是胆固醇结石,一般我们称为阴性结石。胆汁中的钙盐不断沉积,胆囊结石钙化,钙化后结石会很硬,任何药物治疗都是无效的。这种胆囊结石会伴随症状,容易跟胃病混淆,疼痛出现在中上腹部,一般是吃了油腻食物或饱食后出现疼痛,而且有时还会向右侧肩背部放射。

所有胆结石在发作的时候都会疼痛吗?

倪主任:有一部分病人的结石是出现嵌顿,嵌顿在胆囊的壶腹部或胆囊颈部,或在胆囊管里,这样的话胆绞痛会较厉害;还有一部分病人的结石通过胆囊管排到胆总管底,这种情况就不只是胆囊炎的问题,可能还有并发胰腺炎或胆管炎。

平时吃什么东西能预防胆结石?

刘主任:总体遵循清淡饮食原则,使体内胆固醇水平下降,在胆固醇结晶不容易析出。清淡饮食可以预防胆结石。

刘院长:结石的成因有很多,不是说清淡饮食就一定能预防胆结石,但合理饮食,荤素搭配,可以预防胆结石。

胆囊癌出现疼痛是比较好的信号,是这样吗?

刘院长:胆囊癌是沉默的杀手,很多病人无临床症状,但去就医诊断已经发现是晚期。因此即使无临床症状,也有可能存在胆囊癌的高危因素,因此要做好定期体检。

每年坚持做个B超检查,胆囊是否就会比较安全?

倪主任:超声检查是发现胆囊疾病最好的一个方法,而且较为经济实惠,一旦发现问题,还能通过其他手段辅助检查。此外,核磁共振和CT也能查清楚胆囊内的疾病性质。除了结石外,息肉、胆囊腺肌症也是较为麻烦的疾病,通过综合检查做好的诊断,可以对应处理。

选择哪种手术方式较好?

刘院长:从目前国内外主流来看,对结石的治疗是主张规范的胆囊切除手术。不能把胆囊管留的太长,有的地方甚至留一个小胆囊,这样的手术实际上是不规范、不完整的。剖开胆囊,取掉石头,把可能会造成癌变的息肉除去,可能也会造成其他问题。从目前来看,保胆取石这个手术还尚未证明它的科学性。有的病人无临床症状,可能是暂时无法手术,也没必要取出石头。若直接剖开胆囊取息肉,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胆囊癌的情况是分期的,早期预后好,所以若是息肉刚癌变,或是原位癌、或处于T1期,病人的生存率很高。可一旦突破到浆膜层,就转变成T3期。人为地把一个原位癌,或是T1期变为T3期,胆汁中就很可能存有癌细胞,流入腹腔后会种植在腹腔里。因此,对于保胆手术是坚决反对的,尤其是保胆取息肉,既不科学也不规范。

有胆结石后,医生会给我们先行做判断对吗?

刘院长:一般来说医生会分三步判断,首先要看有无明确的临床症状。如果症状很明显,为了提高个人的生活质量,以及减轻后续更严重的并发症,这样做是有手术指征的。即使没有结石和息肉,如果出现胆囊壁增厚或是萎缩的情况,也是发生胆囊癌的高危因素。对于增厚的标准,国内的标准大约在3mm左右,在欧美国家的标准则为4mm。胆囊癌的发生甚至与我们人体的解剖结构也有关系。如果胆胰汇合的共同段过长,也可能会导致胆囊癌的发生。

如果胆囊切除对人体有影响吗?

刘主任:我们要做规范的胆囊切除手术,既不要把胆囊管留的过长,也不要遗留小胆囊在内。如果留一部分胆囊在体内,还是有引起胆囊炎、形成结石的风险。所以外科医生在手术的时候一定要完整切除胆囊,尽可能规范化,在保留胆囊管0.5cm的基础上把其切断,这才是安全规范的手术。

有一部分患者在切除胆囊后,短期内会腹泻增多,外科医生需要规范评估病人胆囊汇入的情况,以及胆胰汇合部是否有异常,同时要做规范手术。一般完成上述工作,病人是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文献报道,胆囊切除和大肠癌的发病率之间无明确关系。

刘院长:如果是功能良好的胆囊,但由于息肉变大,在手术后一些患者在3个月到半年内出现大便次数增多、中上腹不适等症状,但绝大多数患者能通过人体的代偿,让症状慢慢消失。这一类我们统称为胆囊切除术后的相关并发症,而80%的人一般是没有临床症状的。

从现有最新文献来看,胆囊炎、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等是结直肠癌发病的高危因素,而不是胆囊切除术后,所以没有符合循证医学的证据来证明这个说法;从恶性程度来看,结直肠癌是可以在早期就能发现并诊断的,而胆囊癌早期诊断相当困难。

胆囊息肉是否跟胆结石一样,是高脂肪饮食造成的?

刘院长:胆囊息肉只是形态名词,黏膜出现隆起,就表现出现了息肉,所以是一个隆起性病变。它涵盖了很多疾病,一些早期胆囊癌,包括息肉出现癌变,也被认为是息肉。一些胆固醇结晶附着于黏膜上,也称为胆囊腺肌症,有局限性的增厚,也称为息肉样病变。

腺瘤性息肉如果超过1cm,均有明确的手术指征。5mm以下,影像学诊断有时对血流的判断并不精确,而且一旦发生癌变情况就会糟糕。如果是5mm以下且功能良好的胆囊是可以保留的。如果是6mm-9mm,一般来说看有无血流,有血流为真性息肉,要做切除术。

胆囊癌生存率很低,一经查出是否就没治了?胆囊癌是否越早发现越好?

刘院长:随着我国科研和技术设备的提高,很多肿瘤疾病的治疗都在发展和进步。放疗、化疗对于胆囊癌的生存率有一定的提高,还有靶向药物、免疫治疗,对于一部分胆囊疾病的治疗是有帮助的。

刘主任:胆囊癌是两极分化的肿瘤,如果是早期胆囊癌,且肿瘤只是位于黏膜基层,做一个完整的胆囊切除术就能起到根治效果。进展期和晚期的胆囊癌,在突破浆膜层后,造成附近和远处的淋巴结转移,这样患者的预后是非常差。

患者朋友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刘院长:胆囊良性疾病发病率很高,也是常见的多发病,大家一定要做好体检,发现问题可以及时尽早治疗。如果符合手术指征,就要去做规范的胆囊手术,避免严重后果,希望大家能够认识到这方面的问题。祝愿大家都有健康的胆囊。

倪主任:健康的饮食、良好的心态、规律的生活,对于疾病防治有好处。一旦发现疾病要及时治疗。随着科技的发展,疾病的治疗方法和手段越发进步,加上不断发展的手术技能,对于晚期患者也能通过手术切除,把肿瘤切除干净,并通过综合治疗,获得良好生存。

刘主任:自媒体时代,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好的科普平台,能获得准确有效的知识,对大家的健康都有所帮助。

网友互动

是否平时饮食清淡,就不会有胆囊结石?

刘主任:清淡饮食可以减少胆结石的发生率,但有些人即使全素饮食依然会发生胆结石,应该是合理饮食+偏清淡饮食,这样是最为有效的。

胆囊结石不开刀能消除吗?药物溶石可靠吗?

倪主任:胆囊结石一旦钙化,所有药物治疗都是无效的。只有在胆囊结石形成的早期,即胆囊结晶出现的时候,可以使用熊去氧胆酸,或者是一些中药来辅助治疗。一旦结石大了,出现钙盐在结石里沉积,不仅药物治疗无效,而且超声波冲击治疗对身体有害,把较大的结石颗粒冲击到胆总管里去,会引起胆管炎和胰腺炎,这是不可取的。如果大家发现结石变大,一定要及时就医,如果有手术指征,可以做通过腹腔镜手术进行胆囊的切除。若是没有达到手术指征,可以先观察、随访,后续再看情况进行进一步处理。

长了胆囊息肉是否跟有胆结石一样,吃完油腻食物后会出现疼痛?出现疼痛是否需要切除?

刘院长:是,尤其是胆固醇结晶性息肉可以滋生癌变,脱落下来如同胆囊结石,会随着胆汁往胆管排。通过胆囊颈管,容易导致胆囊颈管的痉挛,会引起绞痛。出现症状就意味着可能有手术指征。

胆囊壁出现一点局限性增厚,就有可能是早期胆囊癌的一个表现了。胆囊癌之所以被称为“王中之王”,主要是因为原发灶不明显的时候,转移灶已经变大。从临床症状很难早期诊断,建议大家每年做好体检,尽早发现尽早治疗。

倪主任:通过超声,可以发现胆囊壁增厚或萎缩,如果发现胆囊钙化或者瓷化,或胆囊管堵塞,这都是胆囊癌的高发因素,出现这些情况就需要做手术了。

胆囊腺肌症是否需要切除?

刘院长:腺肌症归类在胆囊息肉样病变,有癌变机会,是癌前病变。一旦明确是胆囊腺肌症,就有明确的手术指征,要做切除。

·专家坐诊时间·

刘厚宝教授、主任医师

医院

普外科、胆道外科

枫林路门诊15号楼2/3楼

特需门诊:周一上午、周三下午

刘厚宝执行院长

医院普外科

1号楼22楼

特需门诊:周二上午

刘寒副主任医师

医院

普外科、胆道外科

医学院路门诊

专家门诊:周一上午

倪晓凌副主任医师

医院

普外科、胆道外科

医学院路门诊20号楼8楼

专家门诊:周二、周五下午

医院地址

医院(枫林路)医院(医学院路)医院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观看完整直播视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