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8月19日是第四个中国医师节。疫情大考之下更显医者担当,潮州的医务工作者们坚守岗位,发扬抗疫精神,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一个个逆行而上的身影,牢牢筑起潮州疫情防控的安全防线。同时,他们也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
医院消化二科主任林焕雄:每次成功抢救病人就感到十分欣慰
8月16日,临近12时,医院的门诊大楼里依然一片忙碌。在消化二科的候诊区内,还有五六名位患者正在等待就诊。“尽量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注意三餐规律进食。”……诊室里,消化二科主任林焕雄正在仔细叮嘱患者服药及日常调理的注意事项。
今年53岁的林焕雄,坚持每周上4次门诊,年门诊量近万人次。轮到他出诊时,候诊区经常坐满了慕名而来的患者,往往一个上午就要接诊40多人次,他也经常忙到临近下午1时才能休息吃饭,常年如此。
自年进入医院工作后,林焕雄尽心尽责,从一名住院医师一路成长为消化内科的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年,医院将消化科分科,林焕雄挑起重担,任消化内科二科主任。从医29年来,他坚持每天10小时在岗,节假日还坚持巡查病房,年收治病人数超过名。
消化内科作为内科系统科室,病人送诊时多有“危、急、重”的特点。林焕雄擅长镜下治疗等诊疗技术,对消化系统疾病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多年来,他抢救的消化道大出血、重症胰腺炎、重症胆管炎等急重症病例不计其数,成功率超98%。
今年7月初,一名50多岁的老人因行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后,出现了大出血,来到医院就诊。“患者一直在出血,失血量高达毫升,血色素降到了5克多,随时有生命危险。”林焕雄称,当时患者的情况已经十分危急,经过诊断,他决定行急诊内镜下止血治疗,短时间内便止住了出血,成功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治疗后的第三天,该患者便顺利出院,事后还向林焕雄送来了一面锦旗表达谢意。“每次成功抢救病人,得到患者的肯定和理解,自己就感到十分欣慰。”林焕雄感慨道。
在同科室医生的眼里,林焕雄是科室带头人,更是一位好老师。“林主任每天早上不到7医院,工作也很有热情,手把手地传授经验,带领我们一起进步。”医院消化二科副主任医师*焕深说。日常中,林焕雄以身作则,不仅重视科研,还重视科室的人才培养,有计划地对全科医师开展消化内科知识及技能培训,做好“传帮带”,使科室在消化专业疾病的诊断及消化内镜诊疗技术普遍提高。
“做一名合格的医生,不仅要专业知识过硬、技术精湛,更需要有责任心和良好的医德。”林焕雄始终以这个标准要求自己,也时常以此勉励科室医生。林焕雄介绍,下一步,该科室还将继续完善人才梯队建设,医院的支持下引进新设备,有望开展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等新技术,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院预防接种门诊负责人郑春伟:只是做了医务工作者应该做的
走进医院,可见医护人员和志愿者正引导入院人员出示健康码和行程卡,前来接种疫苗的人员按一米间隔排队等待接种,现场井然有序。“通过不断优化人员配置和接种流程,现在我们的疫苗接种速度比之前更快了。”医院预防接种门诊负责人郑春伟说。
自年来到医院工作,郑春伟就一直负责该院的预防接种工作。今年3月份,潮州全面启动大规模人群接种新冠疫苗,医院被设置为枫溪区的新冠疫苗接种点之一,主要服务枫溪区长德办。因此,郑春伟所在的预防接种门诊几乎没有停下运转。
实际上,医院承担着整个枫溪区适龄儿童的常规免疫接种工作。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开展之后,如何安全有效合理安排常规疫苗和新冠疫苗的接种工作,医院的重点难题。郑春伟介绍,在医院,预防接种门诊的工作人员仅有15人,必须合理安排接种时间、科学分配人力,才能在院内确保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经过研究讨论,该院决定在上午时间开展儿童常规疫苗接种,在下午和晚上专门开展新冠肺炎疫苗接种。“这个方法既确保前来接种人员安全,又兼顾了接种人群的需要。”郑春伟介绍,合理安排接种时间的同时,医院也对医护人员队伍的工作量进行平衡,一部分人参与到儿童常规免疫接种工作,另一部分人负责新冠疫苗接种。
目前,医院新冠疫苗接种点设置了3个登记台和4个接种台,确保群众有序接种。此外,医院还充分考虑群众需要,专门设置了老年人“绿色通道”,为前来接种新冠肺炎疫苗的老年人提供便利服务,帮助老年人安全、便捷地接种疫苗。
每个星期,新冠疫苗冷链配送车辆分3次配送疫苗到医院。但是,冷链车到达的时间不定,有时是深夜12时左右,考虑到门诊内大多数为女同事,郑春伟便主动承担起夜里“接苗”的工作。冷链车一到,他便动作迅速进行接收、核对数量和批号、填表验收、登记入库,再分发给枫溪区另外三个接种点,确保第二天的接种工作准时顺利开展。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医院防疫组组长,始终冲在防控最前面,承担着“高度暴露风险”的工作。枫溪区是外来人口的大区,随着春节后外地返潮人员的增加,人员排查的压力也增大了。从春节开始,他停止休假,主动申请到枫溪区指定隔离点对重点人员进行体温测量管理、做咽拭子采集。他还深入到各村、街道对相关人员进行反复全面摸排,测量体温、追踪管理。去年,郑春伟荣获“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其实没有什么特别,所有的医务人员都很辛苦,我也只是做了一名医务工作者应该做的,问心无愧就好了。”郑春伟说。
医院急诊科中医师苏敏娜:穿上防护服更加明白了责任和担当
“小朋友,你哪里不舒服?”在医院急诊科,中医师苏敏娜正轻声询问前来问诊的患者。从医12年中,苏敏娜在急诊科度过了7个年头。每天,她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病人,而她也从最开始的青涩慌张一步步成长起来,如今,她已经能够从容冷静地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急、忙、杂是急诊的工作特点,在这里每天都充满了挑战。”自年开始,苏敏娜正式进入医院急诊科工作。苏敏娜介绍,每天,她不仅需要处理各种创伤外科,还会遇到各种内科病人。作为急诊科医生,她必须从有限的检查手段中快速地判断病情、做出诊断和处方用药,这就非常考验医生的临床经验还有耐心和细心。
作为中医师,苏敏娜擅长利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各种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疾病。有一次,一名20多岁的女患者来到医院急诊科就诊,患者出现了发热、畏寒、嘴发苦等症状,且好几天都没吃下饭,十分虚弱。当天输液之后,患者未见明显好转。根据患者症状,苏敏娜判断其为中医里的半表半里证。于是,在第二天为患者进行输液后,她还开了小柴胡汤的处方,患者服下后,当天病情就明显好转,且开始进食。“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用药,能够更加快速有效地帮助病人恢复健康。”苏敏娜说。
在急诊科,苏敏娜时常会遇上一些不理解、不配合医生工作的患者或家属。“我们只能耐心和他们沟通、解释,尽量寻求他们的理解。”苏敏娜说,自己平均每天要接诊70多名患者,经常忙到焦头烂额,十分疲累,回家后总要先睡上一觉,才有力气起来吃饭。
高强度的工作下,苏敏娜也迷茫过。年,她调到了档案管理的岗位,逃离了繁琐的急诊科工作。去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苏敏娜看到一批又一批的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地冲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争分夺秒抢救患者,与病魔展开殊死较量,她重新燃起了去一线工作的热情。
“作为一名*员,即使不能身先士卒奋斗在抗疫第一线,我也应该做点什么,医院第一道防线的急诊科工作。”回到了熟悉的工作环境中,苏敏娜快速地适应了急诊快节奏的工作。去年春节,医院全院无休,严防死守。
春节过后,工厂开始复工,该院急诊科接诊到了一名刚从外省回潮上班的发热患者,患者自述发热、胸闷、咳嗽一天。苏敏娜与同事的神经突然紧绷起来,立刻指引患者至发热门诊侯诊,医院领导,急诊大厅也暂停接诊,全面消*,所有人员暂停出入。由于该院不是指定的发热门诊,在上级领导的要求下,苏敏娜与同事做好全面防护,将病人医院。“当我穿上全套防护服的那个瞬间,我理解了武汉当地医护人员日以继夜的辛苦和危险,更明白了我们作为医生的责任和担当。”苏敏娜感慨道。
作为一名医生,家人的支持是苏敏娜坚持和前进的动力。8月16日,她和往常一样在急诊忙碌了一天,回到家时,看到了一大桌丰盛的饭菜,爱人与儿子齐声祝她生日快乐,她才记起,原来当天是自己的生日。“我很感动,家人支持我、理解我,他们是我坚强的后盾。”苏敏娜说。如今,今年37岁的她,还将继续在急诊科的岗位上不断迎接新的挑战。
文/图:许钰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