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三十年 精心护理展风采
扎根基层三十年 精心护理展风采
来源:县电视台 作者:江伟民 :汪承红 日期:2012年12月04日 点击数:
1979年,16岁的她以优异的成绩跳出了“农门”,进了一所中专卫校学习医疗护理知识;3年后,她又被分配进了农村基层卫生院,她像扎了根一样一干就是30年,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满腔的热忱,为广大人民群众消除苦痛……她就是休宁县五城卫生院护士长程素琴——
程素琴的家地处歙县坑口乡的一个大山里面,在那个连一日三餐都难得填饱肚子的贫乏年月里,作为家中众多兄弟姐妹的希望,程素琴在恢复高考的第三年,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徽州卫校(就是现在的*山卫校),成了一名护理专业的学生。家人为她骄傲,亲朋为她高兴,一整个村子的人也一起为她庆贺。因为她的成功,意味着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有了一只 铁饭碗 。
让她和家人没想到的是,三年后卫校毕业,19岁的程素琴没有回到歙县,回到家乡,而是被分配到了离家90公里外的休宁县五城镇卫生院。 当时就是觉得,有了一份工作,感觉非常好,心里也没多想,反正到哪都是工作。后来才知道,白衣天使的头衔不是别人喊出来的,而是需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
穿着一身洁白和护士服,戴着粉红色的护士帽,程素琴高兴得像天上飞的燕子一样。可接下来的细碎而繁重工作,让她很快从最初的美好感觉中清醒了过来。每天起早贪黑超负荷地工作,没有节假日,没有在家时父母的呵护,有的只是工作、责任和一个病床接一个病床的护理。一周下来,程素琴哭了,哭得很伤心。
我只哭了那一回,从那以后,我突然觉得自己真的长大了。 如果说卫校是理论积累的过程,那么医院的工作就是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过程。当时医院里还有不少农村来的赤脚下医生,他们没有学历,却有许多临床经验。程素琴虚心地拜他们为师,向他们请教。很快的,她完成了由一名学生向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护士的转变。
护理工作不但需要专业的医疗知识,还需要一张让病人减轻苦痛的笑脸。天天面带微笑去工作,让患者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并不是每个护理人员都能做到的。程素琴做到了,就算受了委屈,她也没有忘记过微笑。
那时候,我刚工作不久,有一个从市医院转来的病人患了腰椎肩盘突出症,不能睡太软的床,我就把病床上垫的棉絮抽掉了一床。可病人不理解,对我又是喊又是骂的,受了不少委屈。 程素琴说,即便如此,她只是耐心地向患者和他的家属作解释,说明原因,终于得到了病人和家属的认可。
在数十年的护理工作中,让程素琴最忘不了的一次护理就是连续24小时不合眼,和同事们一起挽救了一个重度中*病人的生命。
由于夫妻吵架,丈夫喝了农药,送到医院来的时候,病人呼吸十分微弱,当时的情况很危急。 经过会诊,决定注射阿托品进行抢救。但病人中*太深,情况特殊,需要每隔5分钟就要进行一次注射抢救。程素琴担负起了这一重任。整整一天一夜,程素琴没有合一丝眼,直到病人脱离危险 一名医务工作者,没有比挽救了病人的生命更让自己高兴的事了。 当看到那名患者舒醒的时候,程素琴突然卸了力一样累倒下了 我醒来的时候,同事们说,我就是晕厥的时候,嘴角依旧挂着微笑。这的确是值得高兴的一件事。
30年来,程素琴在五城卫生院,用所学知识为患者精心护理,解除病痛,赢得了同事的尊重,也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赞誉。五城卫生院院长汪舜华这样评价他的同事:程护士长30年如一日任劳任怨扎根基层,给年轻的护士,也给我们大家树了一个榜样。
五城镇是休宁县的一个大镇,人口25000多人。作为服务山区的基层卫生院,那里的工作即琐碎又繁重。在人员配制不到位、缺编缺人的情况下,往往一个人要兼做两个甚至三个人的工作。现在,程素琴不但要从事护理工作,又挑起了公共卫生防疫这一大推子事。
我们从她忙碌的身影上,看到了 白衣天使 那最美丽的注解。
:开展环境卫生整治 建设中国休闲养生之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