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中之王”的成因
王成锋
主任、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癌症中心、中医院胰胃外科
胰腺癌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转移率、高手术风险和低早期诊断率、低手术切除率、低药物有效率、低5年生存率、低生活质量的“四高五低”特点,被人们称为“癌中之王”。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目前在中国胰腺癌的发病率位列恶性肿瘤的第8位、死亡率的第6位;预计到年,胰腺癌的死亡率将飙升到第二位,仅次于肺癌。
一.胰腺癌为什么是“癌中之王”?
胰腺癌确诊时,早期胰腺癌比率仅占5%,但切除后5年生存率可高达60-80%;可切除胰腺癌约占15-20%、手术后5年生存率20%左右;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约占30-40%、治疗后鲜有5年生存者;有远处转移的晚期胰腺癌占比高达50%、遗憾的是、其中近55%的病人生存期不到2个月,仅有不到8%的患者生存期超过1年;胰腺癌总的5年生存率约10%左右,我国胰腺癌总体5年生存率约7.2%,是目前5年生存率仍为个位数的主要恶性肿瘤,被人们称之为“癌中之王”。胰腺癌为什么是“癌中之王”哪?主要的原因有:
1.胰腺本身的特殊性:胰腺是人类主要的消化器官,具有内分泌和
外分泌两大功能。内分泌主要是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负责人体的血糖平衡等重要功能。外分泌主要含消化酶如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等,以消化液的形式进入消化道,帮助人类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保障。但如果含有消化酶的消化液突破肠壁进入腹腔,这些对人类有益的消化酶一旦被激活,就会对自身组织进行消化和破坏,从而出现感染、脓肿、主要血管被侵蚀破裂,发生致命的大出血等严重后果。胰腺作为人体最大的消化腺体、非常特殊,发生胰腺炎、尤其是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是致命的;发生肿瘤,尤其是胰腺癌、那更是要命的。
2.胰腺近邻和血液供应的特殊性:胰腺位于腹腔的最深处,和周
围重要脏器如十二指肠,血管如门静脉、肠系膜上动静脉,神经如腹膜后神经丛等关系密切。胰腺的血液供应丰富且复杂,腹腔内其他实质脏器血液供应如肝脏的肝动脉、肝静脉和门静脉,肾脏的肾动脉、肾静脉,脾脏的脾动脉、脾静脉,卵巢的卵巢动脉、卵巢静脉等都是单一的“主干型”供血;而胰腺的血液供应是环绕胰腺上下缘的前后动脉弓相互交织的网状供血,共有大小不等的十几支动静脉供血。胰腺和其近邻独特的解剖结构致使手术切除率低(15-20%左右)、手术切除困难、消化道重建复杂、术后并发症率(20-50%)和死亡率高(0-5%)、围手术期危险性是腹腔其他脏器手术所无法比拟的。
3.胰腺癌细胞和微环境等生物学行为的特殊性:胰腺癌恶性度(生
物学行为)高、异质性大、肿瘤血运贫乏(冷肿瘤)、间质丰富且对癌细胞的恶性度加持性强;早期转移率高;手术后容易复发转移(复发转移早、发生率高,根治性切除后1年内局部复发率高达50-%)、对放化疗疗效差、现肿瘤治疗的热点如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适用人群比例低且疗效差。
4.胰腺癌致病原因的特殊性:胰腺癌确切的致病原因不清楚,目前
所知晓的和胰腺癌发生相关的因素,如吸烟、肥胖(高MBI)、胰腺炎、糖尿病、HP感染、遗传等仅仅是胰腺癌的高危因素,但高危因素不等于致病病因);所以胰腺癌的预防非常困难,或者说是无从谈起。
5.胰腺癌早期诊断困难:胰腺癌发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且易
于被忽视,出现较典型症状时多已经是中晚期。现有的诊断技术如肿瘤标志物、B超、CT、MRI等对胰腺癌敏感性、特异性低;因此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是世界性难题,目前世界范围内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率仅5%左右。
6.胰腺癌治疗手段少、效果差:现有的治疗方法如,胰腺癌手术
切除率低,仅20%左右(美国16.7%)、术后5年生存率15-20%、10年生存率3.9%。物理治疗(放疗、热疗、冷冻、微波、纳米刀等)疗效不满意。化学治疗疗效差、*副作用大、容易发生耐药。靶向和免疫治疗胰腺癌的适用人群低于5%、患者获益率和其他其他肿瘤相比不理想。因此胰腺癌的临床治疗手段少且疗效有限。
复杂的胰腺血运供应-1复杂的胰腺血运供应-2胰肠吻合国际术中放疗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