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和“超我”(1)
意识:与外部知觉有联系,能被人感知的知觉;
l
前意识:与外界对象或者言语联系的潜意识,在一定情况下,可以被感知成为意识;
l
潜意识:源自内部知觉,以及部分被压抑的意识。如果想被感知,必须先建立起联系成为前意识或者解除压抑;
l
前意识知觉系统:潜意识通过与外界对象或者言语建立联系而成为前意识的系统。
我们将知觉分为外部知觉和内部知觉,外部知觉直接作用于意识,被自我感知,而内部知觉只有成为意识,才能被感知。本我是来自内部的知觉以及部分被压抑的意识,从某种意义上,本能构成了本我。本我是潜意识的,以追求快乐最大化为直接行为动机,就像一个欲望的源泉。本我中的本能迫切要求被满足,满足需要依靠本我的“掌舵手”自我。自我是在本我基础上,由前意识知觉系统区分来的,由于与外界的联系,形成一个对外的心理性格构成。
自我是本我的统治者,但是这个统治者不能无视本我的要求,不能改变本我的要求,只能压抑。有点像治水的大禹,只能疏导,不能无视洪水,也不能过分堵截洪水,适当时候、地点需要洪水发泄出来。自我满足本我的过程需要考虑到现实因素,遵循现实原则。精神分析的作用即在于加强自我对本我的控制。
在自我当中,有一部分道德,理想观念并不是意识的。这部分与其他自我形成鲜明的区别。自我的形成很大一部分来源于贯注,即假如某人崇拜或者喜欢另外一个人,现实却无法得到,自我会将对方的部分特征映射到自我本身,用以摆脱本我对对方的喜欢。比较常见的例子就是追星,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使得自我的行为更像自己追从的明星。心理上可以这样理解:我(自我)已经有了他(追求目标)的特点,你(本我)为什么还不能放弃呢?
更多心灵家园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