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众病之王,恶性肿瘤已经占据我国城市居民死因的首位。
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显示,年我国新发恶性肿瘤.9万人,死亡.8万人,相当于平均每分钟有7.5人被确诊癌症,4.5人因癌症去世,这一对数字还在不断上升。
但其实,目前我国发病最多的10大恶性肿瘤,基本都有很明确的防癌筛查方法,如果说常规体检是“机关枪扫射”寻找敌人,防癌筛查就是“狙击枪点杀”病变部位。
防癌这件事,在精不在多,根据不同的年龄、不同的高危因素,抓住几个要点,真的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今天,导医通为大家精心奉上一份简明实用的防癌筛查宝典,一次把如何防癌筛查这件事儿盘个明白。
01第一名肺癌
发病率排名
男性第一,女性第二。
筛查项目:
低剂量螺旋CT
年龄/频次:
50—75岁,每年1次。有较长吸烟史(15年以上),应尽早筛查。
高危人群:
烟龄不低于20包一年;曾经吸烟,戒烟时间不足15年;被动吸烟(二手烟);工作中接触石棉、铍、铀、氡等化学物质;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有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说明:虽然,每年体检时都会拍X光胸片,但因为分辨率低,真等到查出肺癌常常已是晚期了。
对于文中提到的肺癌高危人群,目前一般推荐低剂量螺旋CT(LDCT),它的敏感度是常规X光片的4~10倍。
02第二名胃癌
发病率排名:
男性第二,女性第五。
筛查项目:
①胃镜检查;
②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72—4、CA19—9等)
年龄/频次:
40岁以上,每1—2年胃镜检查一次。
高危人群:
既往胃癌或良性胃病进行胃部手术或外伤史(残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既往患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胃癌前病变;胃癌患者一级亲属(父母、子女一级兄弟姐妹);生活在胃癌高发地带(西北地区、东南沿海等);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高盐、腌制食品、吸烟、重度饮酒等)。说明:如果你年龄已到40岁,恰好又符合文中高危人群的某一项,建议你尽快去做一次胃镜检查,这是诊断胃癌的金标准。
当然,如果没有这些高危因素,我国也建议45~50岁做一次胃镜筛查,同时也可以考虑做一次血液肿瘤标志物筛查,比如CEA,它是最广谱的消化道肿瘤标志物,在胃肠道肿瘤中的敏感性相对较高;而CA72-4敏感性高,特异性差,可联合其他肿瘤标志物如CEA、CA等检测,用于正常人群肿瘤的筛查。
03第三名结直肠癌
发病率排名:
男性第四,女性第三。
筛查项目:
①结肠镜检查;
②愈创木脂粪便隐血试验(FOBT)。
年龄/频次:
45—75岁,FOBT每年一次;有高危因素者,结肠镜检查每2—3年一次;无高危因素者,结肠镜检查50岁以上,每5年一次。
76—85岁,根据患者意愿及是否有症状,推荐结肠镜筛查。
高危人群:
有腺瘤性息肉病史;曾接受结直肠癌切除术治疗;直系亲属诊断为结直肠癌/腺瘤息肉特别是发病年龄偏低者(<50岁);有炎性肠病且病史较长;既往因癌症有腹部或盆腔放疗史。说明:结直肠癌筛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肠镜检查。但很多人心理上抗拒肠镜,轻易错过了早期发现癌症的好机会。
据统计,50岁以上人群中,中国和美国目前结直肠癌筛查覆盖率分别为15%和60%。
04第四名肝癌
发病率排名:
男性第三,女性第七。
筛查项目:
①肝脏超声检查;
②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
年龄/频次:
40岁以上,高危人群每6月检查一次。
高危人群:
乙型(HBV)/丙型(HCV)肝炎病*感染;长期酗酒;非酒精脂肪性肝炎;食用被*曲霉素污染食物;各种原因引起肝硬化;肝癌家族史。说明:大家在做体检时,一般都会选择做肝胆脾胰的腹部B超,以为这样就能查出肝部的问题了,有时单一B超检查也难免漏诊。
甲胎蛋白(AFP)是应用最广泛的肝癌肿瘤标志物,虽然也会有其他癌症和特殊情况(怀孕、肝炎等)让指标升高,但肝脏B超和甲胎蛋白检测双管齐下,肝癌筛查准确性就挺高了。
肝癌主要靠预防,是唯一可预防的消化道肿瘤,特别是20岁左右男性,如果乙肝检查5项全阴,一定要及时再次接种乙肝疫苗,直至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获得保护。另外,如果是已经诊断乙肝的病人,一定要终身跟着医生走,控制肝硬化进程。
05第五名乳腺癌
发病率排名:
女性第一。
筛查项目:
①乳房X线钼靶检查;
②B超。
年龄/频次:
20—39岁每年一次(限高危人群);40—45岁每年一次;45—69每年1~2次;70岁及以上可2年一次。
高危人群:
有明显的乳腺癌遗传倾向,比如近亲中至少有2位患乳腺癌;既往患“乳腺导管或小叶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既往接受过胸部放疗。说明: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一直稳稳的高居女性恶性肿瘤第1位。
目前,乳腺癌最常用且有效的筛查方式主要就三个:临床查体(乳房检查)、超声检查(B超)和X线检查(钼靶)。除此之外的其他方法,比如乳腺红外线扫描、核素扫描、血氧功能成像等……,其实都不推荐用于乳腺癌筛查。
一般说来,女性从40岁开始就应该开始定期做筛查,但如果你有文中高危人群情况之一,20岁以后就要引起警惕,早做筛查了。
06第六名食管癌
发病率排名:
男性第五,女性第七。
筛查项目:
胃镜检查
年龄/频次:
40—69岁,每1~3年一次。如有有长期吸烟史(>15年),应每年检查一次。
高危人群:
食管癌高发地区;有上消化道症状;有食管癌家族史;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病变;食管癌高危因素(吸烟、重度饮酒、头颈部或呼吸道鳞癌等)。说明:食管癌越早发现,治疗效果越好。据报道,早期食管鳞癌手术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达85%~90%,而晚期患者仅为6%~20%,相差悬殊。
07第七名甲状腺癌
发病率排名:
女性第四。
筛查项目:
颈部超声检查和甲状腺功能检测
年龄/频次:
高危人群每半年一次甲状腺功能检测,每年一次颈部超声检查。
高危人群:
童年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性尘埃接触史;一级亲属(如父母、同胞兄弟姐妹)有人患过甲状腺癌;碘的摄入量过低或过高(正常人尿碘含量-微克/升);患有某些与甲状腺癌相关的遗传疾病。说明: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我国甲状腺癌患者每年20%速度持续增长。虽然,甲状腺癌不像肺癌、胃癌那些老大哥们“努力”“勤奋”,但仍是恶性肿瘤,大概1%~2%的未分化癌,很早就出现了转移。
08第八名宫颈癌
发病率排名:
女性第六。
筛查项目:
①液基细胞学检测(TCT);
②HPV的DNA检测。
年龄/频次:
21~29岁每3年一次TCT;
30~65岁每5年一次TCT+HPV的DNA检测,如果查出高危因素(HPV16/18阳性)医院妇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随访观察。
高危人群:
性生活开始过早的人群;多孕、早产的人群;多个性伴侣或配偶有多个性伴侣的人群;曾经患有生殖道HPV病*、单纯疱疹病*、艾滋病病*等感染;吸烟、吸*或营养不良的人群。说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是“世界宫颈癌第一大国”,每年全世界50余万新发病例中,大约1/5来自中国。虽然,宫颈癌病因较明确,一部分患者可以治愈,但我国的宫颈癌筛查“后知后觉”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目前,细胞学检查仍是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手段,以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为主,而HPV感染是公认导致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主要原因,因此,HPV的DNA检测也是重要的辅助检查之一。
09第九名脑肿瘤
发病率排名:
男性第十,女性第十。
筛查项目:
一般不做筛查,脑肿瘤类型多样,检查手段有CT、MRI、腰穿等。
年龄/频次:
一般有占位效应引起的颅内压增高(头痛、喷射性呕吐等)、头晕、耳鸣等症状时可就诊。
高危人群:
大部分脑肿瘤目前没有明确的致癌因素。
说明:大脑,是人类最神秘的区域,脑肿瘤的病因目前还是世界难题,至今还没有发现明确的致癌因素,所以并没有特殊的预防措施。
不过,如果出现了一些明显的颅内压增高症状,比如头痛、呕吐等,医院神经外科就诊检查了。
平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健康的饮食习惯及心态,对预防脑肿瘤很重要。
10第十名胰腺癌
发病率排名:
男性第八。
筛查项目:
①B超、内镜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
②补充肿瘤性标志物CEA、CA19-9检测。
年龄/频次:
建议50岁以上的高危人群,每年一次。
高危人群:
胰腺癌家族史;糖尿病患者;遗传性胰腺炎;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囊性纤维化等。说明:目前,还没有任何能在早期发现胰腺癌的检测方法。但专家一般建议到了50岁以后,如果有一些胰腺癌高危因素,可以尽早去做一下影像学检查(B超、内镜超声、CT、MRI等)。同时,也可以结合一些肿瘤标志物(CA19-9、CEA)作为胰腺癌的补充筛查。
看完上面的10大高发肿瘤防癌筛查宝典,聪明的你一定就明白了,为何那些平时体检做的项目筛不出肿瘤了吧!
最后,还是要啰嗦一句,癌症筛查不是诊断,而是评估癌症风险,并非百分之百准确,但定期的癌症筛查,能帮你更早精确寻找到癌症的“蛛丝马迹”,获得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机会。
希望大家都可以多一些幸运,少一些遗憾。
导医通审稿专家徐静医生
医院京中医疗区副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1].孙可欣,郑荣寿,张思维.年中国分地区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J].中国肿瘤,,28(1):1-11.
[2].国家卫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