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你所不知道的“年三十”
人们习惯把农历一年中的最后一天称为“除夕”,对于人们来说,这天是辞旧迎新的节点,是新年和旧年更替的日子。
2月18日,是中国农历马年的腊月三十,也称大年三十、年三十。一些细心的公众发现,前年是过了腊月廿九就直通农历新年的大年初一,没有年三十,从去年开始,连续两年过了年三十才进入农历春节,而明年则又过了腊月廿九“直奔”大年初一。那么,年三十为何时有时无呢?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林愿介绍说,有无“年三十”主要是由农历腊月是大月还是小月所决定的。
中国农历中的月是按月亮盈亏圆缺变化的周期安排的,称之为“朔望月”。一个朔望月的平均长度为29天12小时44分3秒(29.53059天),并非整数,而一个月的天数又必须要用整数来表示,因此人们就用设定小月为29天,大月为30天的方法,让历月的平均长度接近朔望月。又为了保证农历每月的初一必须是朔所在日,所以要按照两次出现朔的间隔天数来定大、小月。两朔间隔为30天时为大月,两朔间隔为29天时为小月。大小月的安排不是固定的。
由于都是恰逢29天的小月,所以壬申龙年和癸巳蛇年春节前一天的“年三十”就都被“省略”了;由于都是恰逢30天的大月,农历甲午马年和乙未羊年春节前一天的“年三十”就没有“缺席”。
林愿表示,由于平均月长稍多于29天,所以每年大月出现的次数要稍多于小月,这导致有“年三十”的农历年份要比没有“年三十”的农历年份多。
天文年历显示,未来20年,也就是到2035年,中国农历春节前一天有“年三十”的共有11次。
除夕寻星“福禄寿” “三星高照”新年到
“三星高照,新年来到。”18日,大年三十,除夕。天文专家提醒说,在除夕之夜,有兴趣的公众当晚可试着在天空中寻找意寓吉祥、喜庆的福、禄、寿三星,迎接农历羊年春节的到来。
据了解,福禄寿是汉族民间信仰的三位神仙,象征幸福、吉利、长寿。“福寿双全”“福寿无疆”“福星高照”是民间百姓最常说的几句祝词。有意思的是,秤杆的尾端就是福、禄、寿三星,用来告诫生意人要诚实、信用、不欺骗,否则少一两无福,短二两少禄,缺三两折寿。可见,福禄寿表达了中国人的美好愿望。
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迎接新年的“三星”是猎户星座中由左向右的参宿一、参宿二和参宿三。民间称这“三星”为福星、禄星、寿星或福、禄、寿。与其他“三星”不同,猎户星座中的这三颗星排成一条直线,距离相等、亮度相同,均为2等星,而且都闪烁着青蓝色的光芒。
如何在夜空中找到这3颗星呢?赵之珩提示说,只要天气放晴的夜晚,猎户星座只要一抬头就能看到,它主要由7颗明亮的星星组成,左上方一颗红星最亮,“三星”恰好在猎户星座的腰部,不难找到。
年夜饭是全年吃的“最长”的一顿饭
作为除夕这天的一幕重头戏,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丰盛的年夜饭,也叫“团圆饭”“合家欢”。民俗专家表示,年夜饭是中国人全年吃的最长的一顿饭,是广大民众最为看重的家庭宴会。
民俗专家、天津市专栏作家由国庆介绍说,除夕夜的团圆饭也叫年夜饭,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传统上,年夜饭的美味佳肴中常包括水饺、鱼、年糕、长年菜等。远在他乡的游子,除非万不得已,再远再忙也要赶回家团圆,吃年夜饭。
我国南北食俗不同,在除夕这一天,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寓意步步高升,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吃长年菜则有长寿的意涵。
“无鱼不成席”,鱼菜名馔不胜枚举,尤其是除夕吃年夜饭,老百姓更离不开鱼。一些汉语方言中“鱼”与“余”同音,又象征吉祥,如鲤鱼,寓“得利有余”;鲢鱼,寓“连年有余”;鳜鱼,寓“富贵有余”。鱼这道菜不能吃完,意味年年有余的意思。
旧时,按民间习俗,吃年夜饭有一些忌讳,要多说吉利话讨口彩,忌讳说晦气话。说话时要说“多”“余”“有”“好”“发”之类的话,不要说“破”“死”“不够”之类的话。要是不小心打破碗碟,要说“碎碎(岁岁)平安”。
此外,在进餐的进程上、速度上也有些区别,还有向老人敬酒、全家共贺等年俗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