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后,正是吃青团的好时候,软糯的口感,甜美的馅料,毫无疑问是“仲春C位”。但要注意,食用青团小心被噎着!
79岁奶奶吃青团鬼门关走一遭
79岁的魏奶奶和家里人分食了一个青团。可短短2分钟后,她呼吸急促,坐在椅子上直不起身,面色十分痛苦!
一家人一拥而上,又是灌热水又是拍后背折腾了好几分钟。但眼见老人的呼吸越来越困难,口唇也开始变色,最后全身发抖,抽搐了几下后整个人瘫软在地。
很快,魏奶医院急诊抢救室,此时她的颈动脉搏动消失,无自主呼吸,血压、氧饱测不出,四肢末梢紫绀明显,床边心电图呈一条直线。老人已经一脚迈入了鬼门关,情况万分危急!
经过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抢救后,患者心跳开始恢复,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为何青团这么危险?
医生们翻开病史发现,患者有20余年的高血压、冠心病和脑血管意外病史,初步判定是脑血管疾病引起的咽反射迟钝造成噎食窒息。
噎食可能导致很严重的后果:短时间内造成气道梗阻使人窒息,紧接着引起心跳骤停,脑氧气供给中断,而心跳呼吸停止时间超过4-6分钟,就会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害甚至死亡。
若家中老人在噎食后陷入昏迷,首先要进行心肺复苏;若为清醒状态,家属可尝试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方法如下:
第一步:站到老人身后,从背后抱住老人,双臂环绕其腰腹部。
第二步:一手握拳,拳心向内按压于老人肚脐和肋骨之间的部位,另一只手掌按在拳头之上。
第三步:双手用力、快速地向里、向上按压,反复实施,直到阻塞物吐出为止。
若气道异物无法自行通过咳嗽和海姆立克手法排出,患者持续有呛咳和呼吸困难表现时,医院急诊就医。
应景美食这五类人请克制
青团主要成分是糯米和艾草,具有补中益气、养胃健脾、清热解毒、平抑肝火、祛风湿等功效。但对于有些人群不宜多食。
1
儿童和老年人
老人年龄增长消化能力弱,儿童消化能力还没发育成熟。吃青团对他们来说,无疑是让消化系统“雪上加霜”。吃多了,极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产生的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即使要吃也要切成小块,放慢速度,多咀嚼几口再咽下,切勿勉强吞咽。
2
消化功能不好的人群
青团外皮的主要原料是糯米粉,糯米中支链淀粉含量特别高。支链淀粉喜热怕冷,遇热水就会膨胀成糊状,黏性高,因此必须趁热吃才容易消化。一旦糯米皮冷后,质地会变硬,比较难消化。消化功能不好的人群,如有胆囊炎、胆结石或胰腺炎的人尽可能不吃,若要食用应浅尝辄止,且要趁热吃。
3
病后消化力弱者
病后食欲虽有好转,但消化功能仍然较弱,过量食用不利于康复。
4
肥胖超重人群、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甜口的青团内馅糖和油脂较多,热量高,如传统的豆沙、芒果酱、芝麻,吃多容易长胖。青团糯米中的淀粉及甜口的内馅,不利于血脂的控制,也不适合心脑血管患者。他们若想吃青团,可选择咸味的,但数量应当控制在1-2个,同时减少其他主食的摄入量。
5
糖尿病患者
血糖控制不平稳或血糖一直处于较高水平的糖尿病患者,不建议吃青团,但在血糖控制尚可的情况下,可选择自己动手制作咸口青团。选择新鲜的艾叶榨汁,内馅可选择春笋丁、鲜香菇丁、荠菜、韭菜、马兰头、鸡蛋、瘦肉丁等,这样既能尝到春天的“鲜”又有利于血糖控制。食用自制青团1-2个即可,同时也需减少其他主食的摄入量。
因此,对于广大老年朋友,尤其伴有消化道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者,更需警惕食用,不食或少食。若吃可配和山楂、酸奶等一起食用,也可以食后多揉揉肚子,敲打一下足三里穴位助消化。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健康杭州,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与管理员联系处理。
原标题:《小小青团虽好吃,但这五类人要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