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年10月14日
国内外中医新闻精选
本期关键词:疫情、中医
10月
孙达参加“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支部主题*日活动
_
本报讯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年10月10日下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支部、*策法规与监督司*支部联合举办“‘誓为国旗增光彩愿为抗疫作奉献’——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主题*日活动,局*组成员、副局长孙达以普通*员身份参加活动并分享体会。
孙达表示,在新中国成立71周年之际举办此次活动很有意义,特别是邀请了我局派赴海外的中医抗疫医疗队代表参加,既是一次主题*日活动,也是一次成果分享会,更是一次重要的集体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学习交流会,对于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激励更多中医药人树立大局意识,践行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的历史使命,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中医药智慧和力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孙达指出,三支赴海外中医抗疫医疗队成员克服了个人、身体、家庭等方面的困难,服从大局迎难而上,第一时间火速驰援,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成功救治海外同胞,同时应需向外方分享中医药诊疗方案,这正是中医药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一次生动实践,是中医药人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的生动展示,充分体现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孙达强调,国际合作司、*策法规与监督司*支部及全体*员干部要坚决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和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在全*全国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大好时机下,乘势而上,使之转化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把应对秋冬季可能出现的新一轮疫情工作做得更扎实、更深入,把中医药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并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中医药应有的作用。
主题*日活动以座谈交流的方式进行,医院副院长李浩、主治医师李圣耀,医院呼吸科主任李光熙、心内科副主任张振鹏,医院主任医师刘祖发、主任医师王彬等赴海外中医抗疫医疗队代表,分享海外救治同胞的亲身经历和体会,从*的领导、临床救治、困难考验等方面生动鲜活地展示了医疗队队员对*忠诚、为国争光的英雄事迹,给大家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国际合作司、*策法规与监督司的负责同志、*员和入*积极分子代表等作交流发言。局机关部分青年*员干部参加。大家纷纷表示,本次活动由海外抗疫逆行者亲口讲述鲜为人知的感人事迹,综合运用多媒体视频、幻灯片等形式,让所有人重温了白衣执甲的医者仁心,坚定了举国同心的爱国情怀,激发了传承创新的理想信念,发言人几度哽咽、听众们饱含热泪的画面也将永远定格,化作前行的不竭动力。
10月
传承创新让中医“这包药”管用
_
家住重庆高新区含谷镇94岁的罗婆婆,患有胆源性胰腺炎,在当地尝试多种方法治疗收效甚微,但是在含谷镇卫生院中医馆通过针灸等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后,病情逐渐好转。罗婆婆由衷地感慨道:“还是中医这包‘药’管用啊!”
“十三五”以来,重庆市以贯彻落实中医药十三五规划为主线,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加快健全中医药服务网络,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强化中医药科教支撑,弘扬中医药文化,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年,医院门急诊达.72万人次,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年门急诊量达.68万人次。
打基础:加强服务阵地建设
走进重庆市渝北区双龙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诊断室、标准化的中药房、煎药室、针灸治疗室、康复治疗室、艾灸室、牵引室、中医宣教室等,都浸透着浓郁的中医药氛围。中心设置的中医骨伤科——赵碛生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更是完整继承了赵氏正骨术手法,凸显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赵氏正骨术”的特色优势。
“我们通过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提升中医服务能力,发挥中医特色,努力打造市级精品中医馆,目前已打造成渝北区投入多、规模较大、功能较齐全的一个基层中医馆。”该中心负责人介绍。
十三五以来,重庆市着力加强中医药服务机构建设,改善中医药机构基础设施,不断健全中医医疗服务体系。
该市加快发展“龙头”机构。医院、医院获得国家中医药传承医院建设项目支持。同时争取资金对永川、綦江等27医院进行改扩建。医院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医院为龙头,九龙坡、垫江等8医院为据点,渝北、长寿、大足等28家医院为支撑的中医药服务主体。协调发展“骨干”科室。医院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为抓手,加快推进非中医医疗机构中医科室建设。医院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16个,全国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2个,医院均设置中医科,43医院建有中医重点(特色)专科。潼南区、丰都县等区县妇幼保健院针对妇女儿童的中医特色疗法深受欢迎。加强基层“网底”建设。大力实施“精品中医馆”和基层中医重点专科建设,依托39个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基地,持续向基层培训普及中医适宜技术和中医药基本知识。“十三五”期间,重庆全市建设个基层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建成个中医药氛围浓厚的中医综合服务区。快速补充民营机构。《中医药法》颁布以来,全市新增中医备案诊所个,新增民营中医医疗机构4个,全市民营中医医疗机构达到个,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的床位和服务量占比分别达到全市中医医疗机构的28.21%和43.65%。
截至年底,重庆全市有各级各类中医医疗机构个,每个区县至少有1医院。全市81%医院、76%的妇幼保健机构设置有中医科,99%以上社区卫生中心和乡镇卫生院,89%以上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能开展中医药服务,基本建立起覆盖市、区(县)、乡三级的中医药服务体系。
强能力: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
医院开设传统疗法病区,罐疗、灸法、虎符铜砭刮痧法等传统疗法深受患者欢迎;医院牵头组建了西南地区中医肿瘤专科联盟,服务辐射至云贵川等地区……“十三五”以来,重庆市通过加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开展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将中医治疗率、中药处方占比等核心指标纳入对医院的绩效考核,持续提升中医药临床服务能力。
同时,通过打造市级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中医药循证能力建设中心、市级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平台,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十三五”以来,重庆市中医药系统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6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余项,授权发明专利件,实用新型专利件,“中医药特色技术防治痹病的集成示范研究”等29个中医药科技项目获重庆市科技进步奖。
该市还提升中医护理能力。开展中医专科护士、中医护理骨干培训,出版《18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组建重庆市中医护理专科联盟,“以点带面,从线到片”带动全市中医护理技术推广应用。永川区、医院在每个病区设置中医综合治疗室开展中医特色护理,因在提高疗效、缩短住院时间上优势明显备受患者推崇。
此外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将中医药健康服务融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建成国家“治未病”试点项目9个,中医治未病中心1个,42医院建有治未病科,大力推广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和健康干预。全市65岁以上老年人和0~3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覆盖率分别达54.3%和61.84%,家医签约服务中医覆盖率%,该项工作被纳入国家医改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
目前,重庆拥有3个国家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8个、重点专科28个,形成了皮肤病、针灸、肿瘤、肝病、肾病等一批特色中医专科群,在西南地区乃至全国范围有一定影响力。
特别是今年新冠疫情发生后,重庆市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治疗和康复中的独特作用,全市确诊病例中医药参与率92.5%,中医药干预无症状感染者干预率达到92.6%,研发上市3种中药院内制剂,医院调剂使用。中医药早期全程深度介入对疫情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一大亮点。
育人才:打造优良服务队伍
位于渝南黔北交界之地的重庆市綦江区,曾经有着中医药人才引不进、留不住、兴不起的尴尬境地。面对困境,该区采取筑巢引凤、拜师学艺、抱团发展等方式,着力加强人才引、留、育。
“我们通过成立工作室,请大师、请名医、请专家,把高端人才引进来。同时,通过‘医校合作’‘医医合作’推送优秀人才到更高平台进修学习,并通过名师带徒增加中医药人才发展机遇。此外,注重抱团发展、中西结合、全面培训,强化基层中医药人才的指导培育。”医院负责人介绍说。
“十三五”以来,重庆市积极出台相关*策、措施,大力引进、培育中医药人才,不断壮大中医药人员队伍。
该市落实中医医疗机构薪酬制度,提高中医药人员绩效待遇。将中医药人才引进及培养情况纳入考核,引导各地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协调人事部门落实中医药师承工作继承人在职称晋升等方面的优惠*策,鼓励跟师学习。积极开展重庆市名中医的评选,并引导区县开展区县级名中医评选,树立行业标杆。组织实施国家级中医临床优才、中西医结合优才、中药特色传承人才等项目培养。开展国家级和市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遴选名继承人开展跟师学习;实施“中国中医科学院重庆名医传承计划”,遴选78名临床骨干医师学经典、跟临床。持续提升县级中医骨干业务水平,累计为贫困地区培训中医骨干人次。
重庆市大力建设中医药重点学科、专科等事业发展平台,让“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医院设立专项资金开展学科提升行动,培养学科带头人;北碚区建设“三室一站一基地”,鼓励优秀中医人才奋发进取,开拓创新。开工建设重庆市中医药学院,建成后将成为聚集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的“洼地”和实用人才的培养基地。
目前,重庆市有中医药人员2.12万人,中医药人员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9.45%;中医执业(助理)医师1.81万人,每千人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0.58人;有国医大师2名,全国名中医3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51人,市级名中医人。
“近年来,我市还通过打造中医药文化宣传品牌,大力拓展中医药文化宣传新阵地,积极开展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不断增强中医药文化认同感。”重庆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说。(何*林)
广东省民间传统中医药学研究会是经广东省民*厅批准成立的省级中医药学会,是广东省唯一一个服务基层中医和民间中医的中医药学会。
客服—80331
韩老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