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本院将进一步探究不同肠内营养开始时间对于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望能为患者提供最为合理的肠内营养开始时间依据,减少感染的发生,保障治疗效果,现将报告如下。
0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取年4月至年8月在我院顺利治疗的5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5例,年龄28至70岁,平均(47.3±11.1)岁,男15例,女10例。观察组25例,年龄29至71岁,平均(47.6±11.2)岁,男12例,女13例;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皆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治疗方法
1.2.1综合治疗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首先均采用综合治疗法,为预防感染需要维持体内的电解质、水酸碱等平衡,必要时进行肠胃减压,使用生长抑素抑制胰液的分泌,加贝酯抑制胰酶的活性。另外必要之时还可进行外科手术,包括清除胰腺、感染灶以及引流术等,进行手术治疗。
1.2.2肠内营养治疗
对照组入院后禁食72小时在胃镜协助下,通过鼻将螺旋鼻肠管插入进去,固定在离屈氏韧带35cm的地方,逐渐开始肠内营养,每天24小时将肠内营养液均匀滴入,逐渐增加剂量。减少肠道外营养,以满足氮量每天0.25g,能量每天80kj,按照逐渐加多浓度与剂量的原则来实施肠内营养并根据情况及时调整滴速与剂量。在患者胰周炎性渗出后吸收、腹部症状消失等开始正常以后便可停止使用肠内营养。观察组则需要在入院后禁食24小时,在逐渐按照以上能量供应与步骤进行超早期肠内营养。
1.3观察指标
记录好两组的肠道菌群失调以及感染发生情况,肠道菌群失调判定主要是根据治疗过程中突发腹泻或者腹泻加重,且经过大便培养产生白色念珠菌、葡萄球菌、及其它耐药菌感染。感染判定根据患者新近发热情况,体温高于38.6℃,以及血常规提示细菌感染,血培养结果为阳性等。
1.4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比较,以率(%)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02
结果
观察组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率为10(20.0%),对照组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率为22(44.0%),观察组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P=0..05),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为6(12.0%),对照组感染发生率为20(40.0%),观察组感染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P=0..05)。
03
讨论
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通过空肠营养不会增加胰腺分泌,来维持肠道屏障的保护及免疫功能,产生更为符合生理需求的机体代谢,防止细菌引发肠源性感染,是保证疗效质量的关键性因素。急性重症胰腺炎是一种起病急、病亡率高的常见急腹症,主要症状是恶心、呕吐、上腹疼痛,容易出现感染、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等。由于其病程漫长,治疗早期需要进食以及肠胃减压容易导致营养不良,临床上多采用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来改善肠黏膜屏障,有效减少并发症出现,发挥更好的治疗成效。
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更低,观察组感染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更低。两组患者均先采用综合治疗法,预防感染,进行肠胃减压,必要之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观察者在入院后禁食24小时在胃镜协助下,逐渐开始超早期肠内营养,减少肠道外营养,按照逐渐加多浓度与剂量来实施肠内营养并根据情况及时调整滴速与剂量。尽早开始肠内营养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治疗中有着重大的意义,能够降低感染发生率,保障治疗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开始越早,对于患者越能发挥治疗效果,能够缩短住院时长,有利于减少感染的发生,促使患者更快康复,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原作者:马泽*,宋晓荣
原作者单位:医院重症医学科消化内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