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9岁的刘女士,去年年初冒着高龄风险生育了二胎。可没想的是,产后9个月常常出现腹痛现象,“当时我误以为是胃病,就感觉是胃绞痛”,刘女士称,直到2个月前,再次突发上腹部疼痛,并且呈现持续性胀痛现象,医院就诊,经多方检查,通过彩超证实为“胆囊结石”发作引起的腹痛。
不想切胆更不想留疤,多方咨询后赶来我院就诊
为避免切胆影响生活质量,而且也不想手术留疤,刘女士赶医院就诊,肝胆结石科主任李小攀带领医师团队为刘女士施行了经脐无痕保胆取石术,该术可超微创取出胆囊结石,保留有功能的胆囊,同时体表不留疤痕。
手术十分顺利,李小攀主任成功为其取出两枚花生米大小的胆囊结石,并保留有功能的胆囊。术后,成功保胆取石的刘女士在高兴之余也悔恨不已。
经脐无痕保胆取石术手术详情戳↓↓↓为何生完二胎却长出了结石?
原来在孕期,因害怕其孕期营养跟不上,家人每天为其准备丰富的孕妇餐,不是鸡鸭鱼就是牛肉、羊肉、五花肉,各种荤菜不停歇。此外,家里人认为猪油有营养,特地用猪油炒菜给她吃。
李小攀主任解释称,长期进食高蛋白、高嘌呤、高脂肪等食物,极容易引发胆囊结石,而刘女士孕期不仅长期摄入这些,其饮食习惯再加上体内激素的变化,更加大了胆囊结石的发病几率。
胆结石为何更“偏爱”女性?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女性罹患胆结石的风险明显高于男性,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2-4倍。此外,胆结石的“5F”易发群体(“female”女性、“fatty”肥胖、“forty”40岁以上、“family”胆结石家族史和“fertility”多次生育)中女性就是其中一个因素。究其原因,这就与女性生理特点及其生活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雌激素水平的变化是影响女性患胆结石的主要“元凶”之一!由于妊娠以及绝经等不同于男性的特殊生理阶段的影响,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会有较大的波动。雌激素一旦发生变化,就可影响胆囊的正常活动,使女性胆囊的排空收缩能力比男性更差,从而影响胆囊浓缩功能,易引起胆汁瘀滞使胆固醇更易沉积形成结石。
此外,与男性相比较女性更不爱运动,却有着爱吃甜食、节食减肥等习惯,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女性患胆结石的概率。
结石如定时炸弹可危及母儿安全
建议孕前发现后尽早处理
胆囊结石存在于体内,随时可导致胆绞痛、胆囊炎的发生。急性胆囊炎可发生于妊娠各阶段(妊娠晚期尤为多见),由此引起的发热、疼痛可导致胎儿宫内缺氧,诱发宫缩,引起胎儿流产、早产,同时可并发胆囊坏死、穿孔及胆汁性腹膜炎,诱发胆源性胰腺炎,严重可威胁母儿安全,必须引起重视。此外,患有胆结石会出现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这不利于孕妇的营养吸收,可能影响胎儿健康。
目前二胎*策开放,女性朋友们纷纷想要抓住时机生育二胎,建议大家在孕前做个检查,如果发现患有胆囊结石一定要尽早处理!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