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约君说
今天是元宵佳节,传说作为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许什么愿都特别灵。破镜重圆的故事往往就发生在元宵节。
每到正月十五,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寓意着一家人团团圆圆。
元宵节为什么要吃汤圆?民俗专家解释,煮汤圆时,因为它开锅之后漂在水上,让人联想到一轮明月挂在云空。天上明月,碗里汤圆,家家户户团团圆圆,图的就是个团圆的好意头。
但是,一个春节假期月下来,大家的肠胃十有八九都已经有点吃不消了,这个时候,要怎么样愉快地吃汤圆呢?
三四个汤圆≈一两米饭
北元宵,南汤圆。广东人元宵吃的多是汤圆,我们就来说说吃汤圆有什么健康问题需要注意吧。
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红丽提醒:
汤圆属于高热量食品,其外皮是用非常精细的糯米粉制成,纤维极少,其馅料中不仅有糖,更含有相当多的固态油脂,热量很高。一般来说,3~4个汤圆所用的糯米粉就相当于1两米饭所用的米。因此,汤圆虽美味但不能当点心吃,一定要相应减少主食的量。
除此以外,还要记得以下几个健康提醒:
1.汤圆不要和油腻的食品搭配,以减少胃部不适的风险。
2.早餐不宜吃汤圆。人早起时胃肠道功能是最弱的,早餐吃汤圆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而导致反酸、烧心等情况。
3.汤圆也不宜做夜宵。睡前晚上吃完汤圆后不要马上就躺着,最好活动两小时以上再睡觉。
4.汤圆粘性高不宜吞咽,而且比较难消化。吃汤圆切记缓慢、小口,避免热烫入口,避免汤圆哽住喉头或气管,老人和小孩尤其要注意。3岁以下小孩子不建议吃汤圆。
5.另外还有几类人群也是不适合吃太多汤圆。
由于汤圆含高量“糖分”,加上花生、芝麻、鲜肉馅等含“高油脂”及“高热量”,所以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病人过多食用会使血糖失控,血脂升高,血液粘稠度增加。加上老年人的肠胃功能较弱,消化酶和消化液的分泌减少,肠胃蠕动慢,汤圆是难消化的粘食,容易加重胃肠道负担。因此,“三高”人群和老人都不适合多吃汤圆。
对于胰腺炎、胆囊炎、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来说,汤圆,特别是油炸汤圆,容易诱发胰腺炎、胆囊炎,有可能会加重胃食管反流病的“反酸、烧心”等症状,也不适合多吃。
过完了元宵佳节,
春节的氛围才能算逐渐散淡,
大家渐渐回归到忙碌的工作生活中。
阳气生发大地回春的时节里,
应该怎么养生呢?
医院大德路总院传统疗法中心主任陈秀华来给大家支招。
中医春天阳气生发,大地回春,万物始生,生机盎然。中医认为,春属木,与肝相应;春季肝气旺盛,肝木旺易克脾土,故胃肠道疾病高发;肺属金,木旺金伤,慢支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疹、荨麻疹、湿疹等呼吸道疾病、耳鼻喉、皮肤病等易在春季复发。
中医有“培土生金”治则,通过调理脾胃,增加体质,养肺益肺;所以,春季养生原则以疏肝养肝为主,调补脾肺为辅。
当下正值雨水节气,降雨增多,湿邪困脾。恰逢春节假期,多食膏粱厚味、饮酒熬夜,痰湿、湿热、阴虚内热、肝郁等证候多见,现推荐以下药膳食疗、保健茶饮、中医五音和传统疗法,给身体充电、为健康加油。
药膳食疗
1
赤小豆薏米淮山猪骨汤
材料:生薏米30克、赤小豆30克、淮山30克,蜜枣3枚,猪脊骨克,生姜3片。(3-4人分量)
做法:各药膳洗净,生薏米、赤小豆、淮山浸泡,猪脊骨敲裂。生薏米、赤小豆、淮山置瓦煲中加入清水毫升,武火滚沸后放入余下材料,改文火煲1小时。
功效:健脾除湿、利尿消肿
适应:春节假期后胃肠壅滞、腹胀纳呆、水肿倦怠等诸病不适。对水肿的人尤其有效;不适宜尿多的人食用。
2
夏枯草鸡骨草煲猪横脷
材料:鸡骨草15克,夏枯草15克,蜜枣3枚,猪横脷1-2条,猪展肉克,生姜3片。(3-4人分量)
做法:各药膳洗净,鸡骨草夏枯草浸泡,猪脾去油,猪展肉飞水。夏枯草、鸡骨草置瓦煲中加入清水毫升,武火滚沸后放入余下材料,改文火煲1小时。
功效:清肝解*、健脾和胃、疏肝消滞
适应:春节假期后胃肠壅滞、肝胃不和,腹胀、胁肋胀痛,头痛倦怠等诸病不适。
保健茶饮
1
陈皮玫瑰花普洱茶
材料:陈皮10克、玫瑰花10克、生普洱适量。
做法:将新会广陈皮10克洗净,撕成小块,放入茶杯中;玫瑰花10克洗净,加上生普洱,用开水冲入,盖上杯盖闷5-10分钟左右,隔渣后饮用。
功效:健脾化痰、消食和胃、芳香解郁
适应:适合春节假期因暴饮暴食出现的胃肠壅滞、肥胖纳呆,痰湿和肝郁体质的人群。
2
菊花枸杞茶
材料:菊花10克、枸杞10克,冰糖10克。
做法:将以上药茶放入杯中开水冲泡约半小时,频频饮用,每日数饮。
功效:滋阴疏肝、平肝潜阳
适应:春节假期熬夜、干眼症、视疲劳、更年期综合征,肝肾阴虚人群。
3
决明子山楂绿茶
材料:决明子、山楂、绿茶各5克
做法:决明子、山楂,与绿茶共同放入杯中,沸水浸泡3-5分钟。可复泡。
功效:清热明目,平肝排*
适应:高血压、血脂异常、大便干结、视物不清。
中医五音疗法
《春之声圆舞曲》、《蓝色多瑙河》、《江南丝竹乐》、《春风得意》、《江南好》等。
角调式乐曲(角动肝),构成了大地回春,万物萌生,生机盎然的旋律,曲调亲切爽朗,生气蓬勃,清澈馨香,如暖流温心,清风入梦,具有“木”之特性,可入肝。
疏肝行气,开其郁结,行气开郁
肝肾阴虚的人群,心烦焦虑、失眠抑郁等亚健康状态,以及更年期综合征等。
中医传统疗法
1
穴位按摩
安眠穴是一个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的穴位,不但能镇静安神,还可改善颈部供血、醒神通络。作息颠倒的人,对安眠穴进行点揉、敲打或针灸、刮痧都能有良好效果。
另外,中医有“见肝之病,必先实脾”之说,按摩足三里、阴陵泉等穴位,对春季养肝健脾祛湿均有所助益。
2
刮痧祛湿
雨水节气湿气重,痰湿、湿热、阴虚内热、肝郁等证候和体质的人群多见,刮痧与拔火罐均有祛湿健脾、清热泻火、疏肝理气的功效,对于节后慢性疲劳综合征、腹胀纳呆、失眠多梦、心烦焦虑等人群均有效果。
3
拍打胆经
每天沿着双大小腿外侧由下自上沿着胆经循行敲打,可助阳气生发。
注意不宜过量敲打,且应在清晨或上午敲打胆经。若晚上敲打容易令人亢奋而难以入睡,或出现睡眠浅、易醒等症状。
4
艾灸保健
取神阙、足三里、阴陵泉、中脘、天枢等穴位作悬灸、温和灸,每天保健艾灸20分钟,有温阳化湿、调理脾胃、温中调肠的作用;配合饮用祛湿药膳茶饮效果更佳。
若出现口干、梦多、便秘等上火症候,可在艾灸之后喝一杯淡盐水来降火泻火。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周洁莹通讯员宋莉萍
部分内容来源:广州日报
图
视觉中国、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编辑:吴婉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