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星标我们最近,全国肿瘤患者营养指导中心建设项目(GPS)全国首个标准化国家级肿瘤患者营养指导中心在浙江大学医院正式建立。对肿瘤患者来说,营养指导意味着什么?先来看两个病例:一位胰腺癌患者,手术三个月后暴瘦35斤,医院诊断他是癌症复发,最后发现竟然是因为营养不良;还有一位胃癌患者,手术前没有做营养评估,导致术后发生多种并发症,伤口难愈合,原本只要花5万能解决的问题,最后花了29万。“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住院肿瘤患者营养风险率高达40.2%,且一半以上未接受营养治疗。”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肿瘤营养治疗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医院副院长兼肿瘤内科主任潘宏铭介绍。胰腺癌手术后暴瘦35斤不是复发是营养出了问题我们一开始所说的两个病例都是潘宏铭教授团队接诊的。73岁的张大伯(化名)是年被确诊胰腺癌中期并手术治疗,术后3个月,张大伯体重下降35斤,伴有腹痛腹泻,一天要拉三四次肚子。“我记得他身高公分,但来就诊时体重只有58公斤,BMI(体重指数,正常值在18.5到23.9之间)只有17.9,整个人非常消瘦、虚弱,”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潘勤回忆。张大伯去医院复诊,医生高度怀疑他是胰腺癌复发,之后他慕名找到潘宏铭团队处确诊。“我们查了CT,他没有明显复发迹象,但腹泻严重,所以怀疑问题是出在营养上。他的腹泻很可能是和手术后消化道结构改变有关。”医生根据张大伯的情况,给他服用胰酶、肠道益生菌、口服营养补充剂、缓泻剂等,“3个月后,他的体重上升到62公斤,白蛋白维持稳定,腹泻情况也得到改善,人也精神了很多。”如今,两年多过去,张大伯依然活得好好的,各方面指标都不错。无独有偶,后来张大伯先生的老伴也被确诊胰腺癌。“患者在术前、术后辅助化疗,复发后的放疗期间,都接受了规范的营养筛查与评估,积极治疗影响营养的相关症状,营养状况良好,体重维持稳定,对抗肿瘤治疗的耐受性较好,没出现她老伴的情况。”潘勤说。只要花5万元能解决的问题最后花了29万“对于肿瘤患者来说,营养干预应该在治疗之前就开始,要贯穿全程。而不是等手术或者放化疗后才去考虑。”在潘宏铭主任看来,每一位住院的肿瘤患者,在明确治疗方案前,都要做营养筛查和评估。72岁的沈大妈(化名)患了胃癌,在一医院做手术,手术前没有进行营养评估,而是直接开刀。“做完手术后才发现,她的伤口难愈合。切口裂开了,合并感染,最后只能从大腿处取15公分植皮。”“本来5万块就能治好的,结果花了29万,在医院里躺了2个多月,人吃了苦头,医药费用还增加了不少。如果她手术前进行规范的营养风险评估和营养治疗,等身体营养状态相对好一点再进行手术,结局可能就不一样了。”潘教授说。新晋宝妈被怀疑癌症晚期最终发现竟是营养不良前段时间,潘教授接诊了一个瘦骨嶙峋的女患者徐女士(化名),当时几乎是被家人抱进诊室的。为什么用瘦骨嶙峋来形容?是因为徐女士身高1.61米,体重只有32公斤,说皮包骨一点都不夸张。徐女士是个新晋宝妈,生完孩子三个月后,脸部、下肢出现水肿。来医院之前,医院做过一系列检查:CT提示她的两侧卵巢结构不清,腹盆腔积液,肿瘤指标也超标。医院高度怀疑患者为卵巢癌晚期。不甘心,家人带徐女士找到潘宏铭教授门诊咨询。“我仔细问了她的病史,当时就判断,她不是恶性肿瘤,而是严重的营养不良。正常人的白蛋白40g/L以上,她只有23克。而营养不良,也会引发肿瘤指标异常。”原来,徐女士在怀孕期间出现妊娠期糖尿病,所以一直节食,体重其实就已经慢慢下降了,生了宝宝以后,也不太敢吃东西,再加上带宝宝很辛苦,人越来越瘦,营养状况越来越差,拖延到这么严重。潘教授将徐女士介绍到营养咨询门诊进行营养干预。一个月后,她的盆腔积液明显减少,肿瘤指标也恢复到正常;如今,已经恢复健康,整个人也变得圆润漂亮起来。住院肿瘤患者营养风险率高达40.2%潘宏铭教授给出一组数据:在对中国住院肿瘤患者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患者营养风险率高达40.2%,营养不足率为28%,一半以上有营养风险的肿瘤患者未给予营养治疗。潘勤说,医院尤其突出,医院做过调查,50位住院肿瘤患者中,47位都存在营养风险。“肿瘤患者做完手术,以及放化疗后,很容易出现体重下降、胃口差、口腔黏膜炎等情况,这都极易造成营养风险,而营养风险会导致各种手术并发症增加,住院时间延长等。”为推动肿瘤内科、放疗科、肿瘤外科等相关科室肿瘤医务工作者对肿瘤营养治疗的重视,今年4月份,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营养治疗专家委员会联合CSCO放射肿瘤治疗专家委员会等多个分会共同发起“全国肿瘤患者营养指导中心建设项目(GPS)”。5月7日,医院率先在全国启动肿瘤患者营养指导中心建设。据了解,年申请成为全国级指导中心的单位有31家,目前医院最先通过验收。该项目为期三年,拟用三年时间在全国建设90到家国家级肿瘤患者营养指导中心,并发挥“传帮带”作用,带动约家省(市级)肿瘤患者营养指导中心的建设。潘勤详细解释了医院的肿瘤住院患者营养诊疗流程
肿瘤患者住院后,护士对其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小于3分的住院患者1周后由护士再筛查评估;大于等于3分,则启动营养会诊,给予营养教育和膳食指导,根据患者的进食情况给出营养建议;大于等于5分的患者,1周后由营养科医生再筛查评估,住院患者定期进行集体宣教等。在营养干预阶段,医生会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制剂,同时查房时医护人员会对患者进行宣教,包括如何指导病人饮食,遇到问题怎么办等。
目前,医院入院患者接受营养风险筛查的比例达到%,有营养风险的肿瘤患者接受营养干预的比例达到50%以上。“营养治疗不是辅助治疗,也不是支持治疗,是必须的治疗。对于肿瘤患者来说,给他们使用最好的治疗药物,但是吃不好,那肯定是不行的。”潘宏铭教授说,“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建设,让更多医务人员重视肿瘤患者的营养状态,及早发现有营养风险的肿瘤患者,及时进行规范化治疗,同时也让患者和家属认识到营养的重要性。通过改善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达到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
潘宏铭
教授,主任医师
专长:恶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国内率先开展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治疗。
门诊时间:
庆春院区:
周一上午、周三上午(名医)
潘勤
副主任医师
专长:恶性淋巴瘤的诊治
门诊时间:
下沙院区:
周一上午(专家)
来源:都市快报、钱江晚报
经医院综合编辑整理
转载请注明来源及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