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2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作为一项微创技术引入国内,经过近30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治疗各种常见胆囊良性疾病(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的主要方法。尤其是近年来,腹腔镜这种微创技术在外科各个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医院都可以进行LC这样的常规手术,而且以往不少开腹都很困难的手术也能够在腹腔镜下顺利得以实施。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LC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但是手术风险和并发症仍然客观存在,某些患者一方面没有达到预期的手术治疗效果,另一方面还出现了各种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其中胆道损伤这样的并发症尤为严重。最近,医院将LC的手术指征放得过宽,特别是年轻人的无症状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也一律要求手术治疗,因此有必要再次强调要严格掌握LC手术指征。
胆囊切除手术不是微创小手术吗?为什么还会出问题?
1、胆道系统常见良性疾病:
胆道系统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位置的特殊性,临床症状容易和胃肠道、胰腺、肝脏等相混淆,胆道系统发病有其特殊性,从下列名词如“肝胆相照”、“胆源性胰腺炎”、“胆汁淤积性肝病”、“胆汁反流性胃炎”等就可以看出,胆道系统和其他器官功能是密不可分的。
胆道系统的良性疾病较多,其中较为常见的包括急性、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良性肿瘤、胆囊腺肌症等。
2、胆囊结石不一定都要手术
因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而接受LC的患者占所有胆囊切除术的绝大部分,LC也是目前胆囊切除的标准手术方式。以美国美国为例,每年大约行80万次胆囊切除术,花费>6亿美元,但约33%的患者行LC后仍会发生腹痛。笔者也曾针对于此,写过相关文章进行分析。
专栏
胆囊结石的常见问题——答网友问
作者:肝胆疾病专家王东
50币
5人已购
查看
对症状明显的胆囊结石患者,尤其是反复急性发作、老年患者合并其他疾病、有胆囊外并发症如胆管结石、胆源性胰腺炎者,以及胆囊萎缩,胆囊功能严重受损者,还是建议以LC为主要手术方式。此外,由于胆囊癌多合并有胆囊结石,有证据表明结石直径3cm发生胆囊癌的概率是结石直径1cm的约10倍;而胆囊充满型结石、胆囊萎缩者由于胆囊失去收缩功能,也不会有明显症状,但癌变风险较高,因此对于此类“无症状”的胆囊结石也应考虑LC。
年Kerlan等报道行经皮胆囊取石,年Nimura报道其从年开始为例患者行经皮经肝胆道镜取石术(percutaneoustranshepaticcholangioscopylithotripsy,PTCSL),该治疗措施可用于急性胆囊炎患者改善症状,但如果是为“无症状”胆囊结石实施“保胆取石”就颇具争议了!目前国内普遍接受的是,如果胆囊结石无严重并发症,症状轻微,B超检查胆囊壁无增厚、胆囊收缩功能良好的患者,这种情况无须手术治疗,更不必行“保胆取石”。
然而,国内仍然有不少人热衷于“保胆取石”,主要针对人群就是“无症状”胆囊结石,国内胆囊结石多为多发的砂砾状色素性结石,“保胆取石”不仅无法取尽,而且取石后的高复发率和潜在胆囊癌变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3、胆囊息肉的手术指征要严格把握
最近的一项国内研究显示,在因胆囊息肉接受胆囊切除术的例患者中,有例(85.8%)为胆固醇性息肉,笔者多次强调,胆固醇性息肉是无需手术治疗的。
体检发现的胆囊息肉会变成胆囊癌么?胆囊息肉一定要做手术吗?
虽然国内外的《指南》明确提出:胆囊息肉直径1cm可作为胆囊切除手术的标准之一,但是这一标准是否就一定合理,还存在不少争议,已经有不少研究者对将息肉直径为1cm作为胆囊良恶性判断的界限提出不同意见。但国内的现状是,很多医生只要B超测量胆囊息肉长度达到1cm就一律切除胆囊,无论胆囊息肉性质,甚至不足1cm的胆囊多发息肉也以恶变率高为缘由劝说病人接受手术,导致很多胆囊被“无辜”地切除。
我们自己的经验是,通过现有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合理选择——超声造影、增强CT及MRI检查,结合病史等信息,提高胆囊息肉诊断准确性,对于胆囊多发息肉者慎重选择手术,即使直径超过1cm也可以密切观察,特别是年轻人,建议通过改善生活饮食习惯而不是盲目手术。事实证明,大多数人可以长期安全随访。当然,对于直径≥1cm的胆囊单发息肉,表面形状不光滑,内部有血流信号,胆囊壁局限性增厚,以及合并有症状的胆囊结石者,应考虑及时行LC。
4、胆囊腺肌症的治疗——更容易引起困惑
胆囊腺肌症又胆囊腺肌瘤,主要是由于胆囊慢性炎症导致的胆囊壁上皮、黏膜、平滑肌增生,表现为囊壁局限或弥漫性增厚,胆囊肌层内出现憩室或罗-阿氏窦。根据胆囊腺肌症的形态,可将其分为局限型(基底型)、节段型、弥漫型等,所占比例分别为60%、30%、5%。
大多数胆囊腺肌症在发现时无症状,是在体检做B超时发现在胆囊底部胆囊壁局限性的增厚,增厚的胆囊壁范围在1-2cm左右,胆囊壁的厚度在0.5-1cm左右,这就是典型的局限型(基底型)胆囊腺肌症的表现,由于这种类型的胆囊腺肌症几乎不存在癌变风险,笔者推荐保守治疗就可以,每3~6个月行腹部超声检查,无需手术。对于节段型和弥漫型胆囊腺肌症,特别是还合并后胆囊结石的老年患者,因为部分人可合并胆囊癌,建议行LC。
4结语
胆囊疾病患者数量众多,治疗不应采取“一刀切”,而是应提高对疾病本质的认识,合理应用检查手段提高诊断水平。对某些”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胆囊结石者可采取密切随访和药物治疗,更不能随意地“保胆取石”;对胆囊息肉、胆囊腺肌症行胆囊切除术更应严格掌握适应证,毕竟胆囊是有着特殊功能的器官,不能因为手术操作容易而随意放宽手术指征,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科普达人王东传递科普知识,促进全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