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全市医疗机构专科服务能力建设,提升临床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市卫生健康委于3月29-30日开展了年度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审工作。全市共计60个医院个专科参加评审,市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按照《重庆市市级临床重点专科评审标准(试行)》进行评审,共有25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项目通过评审。
我科经过前期资料准备,反复修改,最终获批年度重庆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临床重点专科是一个学科实力的综合体现,代表该学科在医疗能力、技术水平、医疗质量、服务管理等方面居于本地区医疗服务体系领先地位。启动专科建设旨在进一步提高我科医疗卫生科学技术水平,解决临床诊疗疑难问题,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科室介绍
上世纪80年代至今
我院急诊科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是国内最医院之一,重庆医科大学急诊医学硕士学位授予点,急诊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在医院领导的正确决策和指导下,经过几代急诊医学人的努力,我科已经形成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急诊内科病房和急诊外科病房及急诊EICU三位一体的现代急救医学模式,是重庆市内领先的创伤、创面、中*及危急重症医疗、教学和科研基地。
科室现有渝中、江南两个院区,总住院床位75张,其中EICU12张。年急诊量8-10万余人次,年收治量余人,年手术量余台次。科室共有医护人员余人,其中医生43人,其中正高职称4人,副高职称4人;博士后1人,博士12人,硕士26人,其中博士、硕士占比90%以上。
科室设备配置完善,现有有创呼吸机9台,无创呼吸机9台,Picco机1台,彩色超声机2台,CRTT机1台,纤维支气管镜4台,可视喉镜3台,手术显微镜2台,心肺复苏机3台,床旁血气机2台,床旁AQT机2台,转运呼吸机6台,监护级转运救护车7台等一批保障急救医疗的抢救设备。
科室参与了新冠肺炎、SARS、汶川大地震、渝中区氨气泄漏、长江邮轮集体腹泻、渝中区基良大夏爆炸等突发公共事件的救治工作,参与了各种等级的外事保障工作及巿委、区委安排的医疗保障任务,均圆满完成任务,受到上级相关部门的表彰。
从年起,我科连续4年荣登“医院科技量值”全国百强榜。
急诊内科
以急诊内科病房和EICU为基地,针对各种疑难、危重、综合患者进行诊治,主要救治各种急性危重病、多器官功能不全、慢性病急性发作等。
近年来,逐步形成了致死性出血的介入治疗、危急重症、中*等三个亚专业方向。
(1)出血性疾病的介入治疗:
近年来,在医院多个部门的支持下。急诊科逐渐开展了大咯血及小肠出血的介入栓塞治疗。大咯血仅占咯血患者的5%,但其病死率可以高达90%。传统内科治疗疗效不确切,而硬质气管镜也鲜有临床科室开展。我院开展支气管动脉介入栓塞止血后,治疗成功率高达90%;小肠出血占消化道出血的3%-5%,因小肠长度长、曲度大,尤其对血管畸形性疾病诊断及治疗都极其困难,我们率先在西南地区开展急诊介入治疗,社会效益显著。
(2)危急重症
随着我院江南院区的开业,急诊EICU硬件条件显著提升,两个院区达到12张EICU床位。在严重多发伤、脓*性休克、急性重症胰腺炎、ARDS、急性肺栓塞、急性中*、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危急重症的综合救治能力居市内领先水平。呼吸支持从经鼻高流量、无创正压通气到有创机械通气均能自主开展;心脏方面可以开展临时起搏器植入、主动脉球囊反搏术等;肾脏持续替代治疗也成为科室常规开展技术。同时,床旁超声、床旁纤支镜等重症领域常规技术在我科均能熟练掌握。
(3)中*
中*作为我科传统优势专业,随着科室血液净化、血浆置换等临床技术的开展,以及联合第三方试剂公司在*物检测手段上的进步,科室在中*救治能力上大幅提升。近年来多次救治百草枯、有机磷、蜂蜇伤、蛇咬伤、*蕈、甲醇等中*患者,并取得良好效果。
急诊外科
急诊外科已形成从院前急救网络系统到院内急诊医疗紧急救治的完整体系,创立了符合国际理念的创伤复苏单元,设置独立的急诊外科病房和急诊EICU,拥有2间标准手术室。主要以急性创伤、急慢性创面为主,年收治病人余例,年手术量余台次。
(1)急性创伤
急诊外科创伤急救经过多年的积累,组建了一支经验丰富的创伤团队。针对严重多发伤的急、危、重的特点,形成急诊抢救复苏、急诊手术、急诊ICU复苏及确定性手术治疗的一体化救治模式。15分钟内可进行火急输血;针对合并腹部损伤等,可开展急诊剖腹探查控制出血及污染。在确定性手术方面,绝大部分严重创伤病人能在5-10天的手术窗口期完成手术。经过多年努力,严重多发伤的致死率低于5%,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急慢性创面
急慢性创面治疗已经在成为科室重要亚专业特色,连续数年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培训班,成为西南地区有较大影响力的创面救治中心。在临床治疗中,应用穿支动脉皮瓣修复术、臀大肌肌皮瓣旋转术等先进技术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负压封闭吸引、PRP等技术,使急慢性创面的综合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我科最早成为全国的创面治疗的培训基地之一。
科室环境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