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源性胰腺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淀粉酶升高就一定是胰腺炎吗
TUhjnbcbe - 2021/5/15 20:56:00

临床上测定淀粉酶主要用于胰腺疾病和唾液腺疾病的诊断。目前已知很多上皮组织,如阴道黏膜、卵巢﹑肠道、输卵管﹑前列腺﹑乳腺和肺可生成和储存唾液淀粉酶。因此当上述部位出现相应病变时将亦有可能引起血清淀粉酶增加。

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引起高淀粉酶血症的最常见原因,血清淀粉酶是诊断急性胰腺炎重要的指标。淀粉酶在症状出现后2-12小时开始升高,12–72小时达到峰值,通常在5天内恢复正常水平。

目前对于非胰腺疾病如巨淀粉酶血症、腮腺炎和某些肿瘤所导致的胰酶水平升高也没有明确的推荐意见。由于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对急性胰腺炎诊断特异性不高,有关研究显示,以3倍正常值上限作为诊断急性胰腺炎的cutoff值,可提高淀粉酶和脂肪酶的特异性。

急性胰腺炎除高淀粉酶血症外往往同时伴有急性上腹痛,B超、CT和磁共振检查有胰腺肿胀、胰周渗液等影像学特征。

如单纯高淀粉酶血症不伴有上腹痛和胰腺影像学改变不能轻易诊断胰腺炎,需认真检查分析,寻找其他因素。慢性胰腺炎、胰腺假性囊肿和胰腺癌也可引起高淀粉酶血症,通过发病过程、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可与急性胰腺炎进行鉴别。

急腹症

急性腹痛伴有高淀粉酶血症除见于胰腺疾病外,多种急腹症均可出现,鉴别诊断尤为重要。如肠梗阻、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肠系膜梗塞和异位妊娠破裂等均可导致血清淀粉酶升高,多数情况下这些疾病血清淀粉酶升高幅度不如急性胰腺炎明显,往往低于正常上限3倍,各自疾病都有相应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而均无胰腺形态学改变。根据这些特点不难与急性胰腺炎鉴别。

巨淀粉酶血症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体内会出现一类特殊亚型的淀粉酶-巨淀粉酶(Macroamylase)。巨淀粉酶血症最常见的临床特征是持续性的高淀粉酶血症,但没有临床相关症状,脂肪酶和尿淀粉酶活性均正常。研究发现,例患者中11%有巨淀粉酶,无症状的慢性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首先考虑巨淀粉酶。此时应检测血清淀粉酶同工酶以排除巨淀粉酶引起的高淀粉酶血症。巨淀粉酶血症一般无需治疗,但由于其高淀粉酶的特征有时会引起临床的误判,甚至导致一系列昂贵而无效的检查甚至治疗。

以下情况应考虑巨淀粉酶血症可能:

1、高淀粉酶血症而胰腺无影像学改变;

2、肾功能正常伴高淀粉酶血症;

3、血清淀粉酶活性升高而尿淀粉酶正常或降低;

腮腺炎

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为突出的病征,90%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有轻度和中度增高,腮腺炎所致高淀粉酶血症均为S-淀粉酶升高,淀粉酶增高程度往往与腮腺肿胀程度成正比

消化系统疾病

胆囊炎和胆石症可引起血清淀粉酶活性轻度升高,很少超过正常上限的3倍。ERCP术后常常发生高淀粉酶血症,部分患者可达到急性胰腺炎的水平,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多不伴有腹痛,持续时间较短,一般经过2~3天可自行恢复,影像学检查胰腺无形态学改变。少数ERCP患者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出现高淀粉酶血症的同时伴有胰腺形态的影像学改变。有文献报道,活动性肝炎和肝硬化等也可导致血清淀粉酶活性升高。

恶性肿瘤

许多恶性肿瘤可引起血清淀粉酶升高,最常见的是卵巢癌、肺癌及多发性骨髓瘤。肿瘤组织异位合成是引起这一现象的原因。经有效治疗后血淀粉酶可以明显下降,复发后又可以重新回升,这种现象不但为肿瘤组织异位分泌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而且说明部分肿瘤患者该值的变化可能有提示病情变化和预后的作用。

除肺癌、卵巢癌和多发性骨髓瘤而外,高淀粉酶血症还见于胃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及乳腺癌等。恶性肿瘤产生的淀粉酶多为S-淀粉酶,当临床上出现高淀粉酶血症而难以以胰腺疾病解释时,进行淀粉酶同工酶检测,对高淀粉酶血症的病因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除上述多种可导致高淀粉酶血症的病因外,尚有其它少见病因,如糖尿病酮症酸中*、肺炎等均有引起高淀粉酶血症的报道。

想加入管理团队的热血青年,请加此,务必备注“加入管理团队”,我会尽快与您联系,感谢!(因为平时较忙,如果没有及时回复您,请反复

我)。

若想加入基层检验网形态学、微生物、考试交流群的,请加此

1
查看完整版本: 淀粉酶升高就一定是胰腺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