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囊腺瘤是一种少见的胰腺外分泌肿瘤。约占胰腺肿瘤的0.6%。胰腺囊腺瘤生长缓慢,一般病史较长,可恶变为胰腺囊腺癌。主要临床表现如下:
临床症状
1.腹痛
腹痛是早期出现的症状,可为隐痛、胀痛或闷胀不适。肿瘤逐渐增大可压迫胃,十二指肠、横结肠等,使其移位并出现消化道不全梗阻的症状,除腹痛外尚可伴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和体重下降等。
2.腹部包块
腹部包块是主要体征。包块多位于上腹正中或左上腹部,小者仅能触及,大者可占据整个腹腔,呈圆形或椭圆形,质韧,巨大包块触之有囊样感,无触痛。少数位于胰头部的囊性肿瘤,因囊肿压迫胆总管而发生*疸。当肿瘤压迫脾静脉或侵及脾静脉时可使其发生栓塞,表现为脾脏增大并可引起胃底和食管下段静脉曲张,甚至发生呕血。
检验科血液相关检查:常无明显异常。
囊液分析:
囊液中的肿瘤标记物不同于血清中的肿瘤标记,其特点是特异性明显增高。CAl5-3、CA72-4鉴别黏液性囊腺癌的价值优于CEA,CAl5-U/L,诊断囊腺癌的特异性可达%,CA72-U/L,囊腺癌即能与囊腺瘤和假性囊肿相鉴别,CA72-U/L时,诊断囊腺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达%。
影像学检查
1、腹平片
腹平片扫描常发现肿瘤壁有钙化,浆液性囊腺瘤较黏液性囊腺瘤的钙化率高。浆液性囊腺瘤常表现为位于中心的、线状或弓状的钙化。黏液性囊腺瘤多表现为周边钙化。
2、B超
对于显示肿瘤内部结构、分隔情况及赘生物时优于CT。
3、CT
在显示胰腺囊肿的钙化、位置、囊壁厚度及血液循环方面优于超声。平扫CT上根据肿瘤结缔组织含量,其密度介于水和肌肉之间,但浆液性囊腺瘤常显示为均质性低密度团块。由于浆液性囊腺瘤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因此,增强扫描后常可见到肿物呈弥漫均质性或局部相对增强,边界清楚以及显示出蜂巢样或放射相互交织的间隔。黏液性囊腺瘤CT平扫常显示较大的单房厚壁囊肿,其密度接近于水,界限清楚。囊内有时可见直线状或弧形的薄的分隔,亦可以多囊的形式出现,并可见由囊壁向腔内生长的低密度赘生物。黏液性囊腺癌同黏液囊腺瘤,但有肿瘤的浸润和远处转移。
4、MRI
黏液性囊腺瘤或囊腺癌表现为圆形或不规则的椭圆形肿物,可见其内部分隔,且清晰度高于CT。
治疗:
胰腺囊性肿瘤对化疗、放疗均不敏感,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囊腺瘤常有完整的包膜,且好发于胰腺体尾部,小的囊腺瘤可予以摘除,大多数病人需行包括脾脏在内的胰体尾切除。囊腺癌其恶性程度较低,发展缓慢,早中期病人其病灶界限相对清楚,即使与邻近脏器有粘连和浸润,也应积极行根治性切除。胰腺头部囊性肿瘤可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当病灶累及全胰时可行根治性全胰切除术。对于肝转移的病例,如果原发病灶能够全部切除,可同时行肝转移瘤切除,以延长生存期。经剖腹探查并病理证实而不能切除的囊腺癌可行姑息性内、外引流以缓解症状。
手术方式分为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和不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脾脏是人体的免疫器官,对维持人体正常血细胞水平、免疫功能等有重要的作用。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可有效预防脾脏切除后引起的的血小板升高、爆发性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但手术难度较大,对手术医生的技术要求也相对较高。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为保留脾动静脉的Kimura法和切除脾动静脉、保留胃短和胃网膜左血管的Warshaw法。Warshaw法虽简化了术式,但术后脾梗死的发生率较高。
随着我科腹腔镜技术的成熟,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已经成为我科“常规手术”。近来更是在李世平主任的指导下由赵典朋副主任医师主刀、耿超、王蒙为助手团队完成一例Kimura手术。术中悬吊脾动静脉,视野清晰,出血极少,成功保留脾脏,完整将胰体尾切除。一例例腹腔镜胰体尾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科能熟练自行成功完成胰体尾手术的各种术式。进两年来我科频频开展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半肝切除术、胰体尾切除术、脾切除术、全胃切除术、胃大部切除术。现首次手术为开腹手术已经极少,近日更是开展了两台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从此我科腹腔镜技术已经上了一个新台阶,能在腹腔镜下完成各种我科相关手术,走在了潍坊乃至全省的前列。我们将不忘初心,再接再厉,砥砺前行以一流的技术更好的服务于潍坊乃至全省的人民。
医院肝胆胰外科
-或者
医院肝胆胰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