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源性胰腺炎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医院建设医院成功开展ERC
TUhjnbcbe - 2021/8/16 4:39:00
尽管胆胰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但因其病因复杂,并发症发生率高,而成为临床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问世,开创了胆胰疾病新的治疗领域。

近期,医院普外科、内镜中心副主任祖洪亮博士在内镜中心、麻醉科和导管室通力合作下,成功开展数例经内镜(即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为多位胆总管结石伴急性胆管炎、梗阻性*疸患者成功治疗,避免开刀手术。

△祖洪亮博士(左二)为患者施行ERCP技术。

病例分享

病例一

年龄最大的82岁盖奶奶,患有胆总管结石伴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入院前一个月出现上腹痛伴反复高热,因有高血压伴冠心病,既往多次开腹手术史,医院ICU一直保守治疗,病情无好转,后辗转来我院,考虑到老奶奶基础疾病较多,身体状况差,不能耐受手术,经过科室认真讨论研究,最终实施了内镜下急诊胆总管鼻胆管引流术。术后一周,患者便康复出院,渡过了危急时刻。

胆道造影显示结石影

球囊扩张

球囊取石

留置鼻胆管

病例二

住在特需病房的钟女士患胆总管结石伴发胆源性胰腺炎,经全科病例讨论一致认为行ERCP治疗创伤小,能够迅速解除胆总管内结石,既能解除胆道梗阻还能缓解胰腺炎症状,恢复迅速,并发症少等诸多优势,特别适合该患者。即行了ERCP取石,鼻胆管引流术,手术成功顺利完成,术后6小时即可进食流质,4天后出院,达到了最佳治疗目的,得到了患者及家属认可并向医护人员竖起也了大拇指。

科普时刻

什么是ERCP?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指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找到十二指肠乳头,由活检管道内插入造影导管至乳头开口部,注入造影剂后X线摄片,以显示胰胆管的技术,在ERCP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取石术、内镜下鼻胆汁引流术(ENBD)、内镜下胆汁内引流术(ERBD)等介入治疗。

ERCP如何治疗胆总管结石?

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方法(如下图)首先是取尽结石(这是大多数的方法)采用十二指肠乳头切开(EST)或扩张(EPBD)后,用取石球囊、网篮将结石取出(这也是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有的病人结石多、直径大,有时需要多次ERCP取石。取石后要进行胆道引流,如果病人全身情况差,难以耐受取石的风险,也可先行鼻胆管引流(ENBD),或胆道支架引流,待病人情况好转稳定后,再次ERCP取石或手术治疗。

为什么要选择ERCP治疗?

ERCP在胰胆管疾病的治疗作用已经成为不可替代的、首选的、易于接受的治疗方式,如无并发症发生,术后24小时后可恢复正常进食。临床常见胆总管结石、梗阻性*疸、胆源性胰腺炎、化脓性胆管炎等疾病是ERCP诊断及治疗的良好适应症。开腹取石术是临床治疗胆总管结石经典、规范的方法,但该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慢;而ERCP创伤小、病程短、疗效好、并发症少,随着其在临床上的广泛运用,获得了患者和医生的青睐。ERCP的优点优点一:ERCP技术及相关介入治疗法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免开刀、创伤小、风险低,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医疗费用降低,风险也小于外科手术,可明显降低死亡率等优点,已成为诊治胰胆道疾病领域的首选手段,深受患者欢迎。优点二:ERCP技术国内应用于临床有20余年历史,它作为一种微创治疗与十二指肠内镜结合介入治疗技术在胰腺和胆道疾病诊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已成为当今胰胆疾病重要的治疗手段。

哪类疾病适合运用ERCP技术?

⑴胆管结石:行十二指肠内镜下取出胆管结石后,可取代传统的剖腹胆管切开取石及T管引流术,不开腹,创伤小,可防止结石复发。⑵胆囊切除后胆管残余结石:内镜下可取出结石,避免再次手术的痛苦。⑶急性胆源性重症胰腺炎:早期1-3天内镜下行鼻胆管引流,可提高治疗成功率。⑷化脓性胆管炎:死亡率高,传统手术风险大,及时行内镜下胆道引流术减压,可迅速稳定病人病情,为手术治疗赢得宝贵时间。⑸十二指肠乳头癌:早期诊断困难,ERCP一目了然,可活检。⑹慢性胰腺炎及胰管结石。⑺胆管癌或胰头癌引起的梗阻性*疸:可行支架治疗解决*疸,延缓肝功能衰竭,大大延长生存期。ERCP技术是在消化内镜检查基础上延伸的一种高级微创手术,今年4月在医院开展了首例ERCP,并逐步推行中。ERCP填补了我院此项医疗技术的空白,为胆胰疾病的诊治提供了新的诊疗手段。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

普外科

编辑

医院全媒体团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院建设医院成功开展E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