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肿瘤患病率逐年上升,人们的防癌意识逐渐增强,所以在体检中会增加一些肿瘤筛查指标,CA就是一个颇受患者和临床医生重视的“肿瘤标志物”。
CA是一种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是迄今报道的对胰腺癌敏感性最高的标志物。肝癌、胃癌、胆囊癌、结肠癌、卵巢癌、淋巴瘤、肺癌、乳腺癌等肿瘤均会出现血清CA升高。某些炎症如:急慢性胰腺炎、胆囊炎以及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等患者血清CA水平往往也会增高。
笔者长期从事临床检验工作,最近遇到的一个病例使我对CA“爱恨交加”。
体检中心送检标本,中年男性,血清CA大于IU/ML,看到这个结果,我立即警觉起来,体检患者这么高?难道是恶性肿瘤,要知道,某些炎症和良性疾病的CA虽然也会增高,但一般不会升高到如此程度,我立即调阅当天的仪器的质量控制结果,提示:在控,再浏览当天其他体检患者的结果,多人,仅此1人结果异常,据此,我初步排除了检测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但谨慎起见,还是安排了复检,结果与前次完全一致。我随即与体检中心主任取得联系,了解到该患者其它检验检查结果均正常,而且没有任何阳性症状和体征。随后,我们收集了该患者此次体检剩余的所有血清,医院和仪器厂家复检,回报结果差别非常明显,两个单位的检测结果与我们一致,另两个单位的检测结果提示完全正常。我们重新联系上患者,再次仔细询问了病史,患者努力回忆,结果想出3个月前曾经被犬咬伤,而且近近2个月来有全身搔痒的症状,进一步检测发现其血清IgE、IgG水平显著升高。接下来,我们查阅了医学文献,又做了一些实验,初步判断,该患者的初次检测结果有可能存在干扰,我们提醒他定期一做复检,并严密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
通过这个病例,我对“肿瘤标志物”认识更加深刻,虽然我这次遇到的CA,其实其它的“肿瘤标志物”也会存在这样情况,所以提醒大家在判读“肿瘤标志物”结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所有的“肿瘤标志物”并不能作为恶性肿瘤存在与否的绝对证据,必须结合其它检验指标和其它检查手段综合判断。
2.如果体检结果中“肿瘤标志物”异常,应该重视,但不必恐慌,如与临床症状不符合,可以增加其它检测指标和检查手段进一步确认或根据医生建议定期随访。
3.目前“肿瘤标志物”检测多采用免疫学分析方法,不同仪器制造厂商的检测系统由于试剂、校准品的特性不同,结果不具有绝对可比性。无论是哪家仪器均存在一定局限性。
4.如果检测标本中若存在异嗜性抗体、人抗动物抗体、自身抗体等均可干扰检测结果,也就是是如果检验对象存在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这样的自身免疫病、接种疫苗、被动物咬伤,频繁接触动物等情况均可能影响“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