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四中
“八月中秋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中秋节。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中秋节的文化深韵,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体验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同时弥补学科课堂教学的局限和不足,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学科核心素养。邯郸市第四中学高二年级各学科组开展了中秋特色活动。
秋风送爽,金桂飘香,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代表着团圆、吉祥,蕴含着丰富的民俗和文化。月饼飘香的中秋节,自古便有团圆、做月饼、吃月饼等习俗。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一、历史组“中秋节南北各具特色风俗赏析”
《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月饼、西瓜、苹果、红枣、等祭品。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中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综上所述,中秋节不只是一个每年都要过的简单节日,相反在中秋节的风俗中,我们既可以看到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也可以看到南北地域及文化差异对这一节日的影响。可以说,每到中秋举国欢庆的盛况是中华民族巨大凝聚力的体现。而各地异彩纷呈的中秋节风俗是文化多元、地域广阔的结晶。
二、生物组“月饼成分与营养健康”活动
你确定自己会吃月饼吗?月饼内馅多采用植物性原料种子,如核桃仁、杏仁、芝麻仁、瓜子、山楂、莲蓉、红小豆、枣泥等,对人体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不过,月饼油多、糖多、以鸭蛋*为馅的月饼胆固醇高,总体讲是高热量食品。不宜食用人群“三高”人群——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以及一些冠心病病人。食用月饼后,月饼中的糖分、油脂不但会增加血液黏度、加重心脏缺血程度、诱发心肌梗塞,还可引发急性胰腺炎,糖尿病人还会因血糖过高引发心脑血管病变、肾脏病变等并发症。吃月饼过多,还容易使原有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的患者再度复发,引起剧烈的胆绞痛及上腹痛。由于儿童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健全、老人消化吸收能力较差,所以,儿童和老人也都不宜多食月饼。总之,月饼基本都是含糖的,因此不要在身体不允许的情况下吃月饼。另外,老人、儿童因为消化吸收能力较差,也不宜多吃月饼。
以画为缕,礼敬传统佳节。学生在各班级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中秋假期,查阅收集有关月饼成分与营养健康等知识,通过手抄报的形式展示给大家。本次活动学生积极参与,结合课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制作,在制作过程中,既注重科学性和准确性,也注重图画的美观性,创造出一批质地精美,让人眼前一亮的优秀作品。
三、*治组“迎中秋看市场”活动
随着中秋节的临近,月饼大战在各大卖场拉开,逐渐成为市民消费热点。为了让学生用*治素养分析问题,贴近生活,组织学生开展了“迎中秋看市场”的调研活动。学生在调研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