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云南省对口支援湖北省咸宁医疗队红河医疗队74名队员到嘉鱼,他们当医院医疗系统的专家,也有整个云南赴鄂医疗队最年轻的护士。他们把自己戏称为“过桥米线队”,这次第二批队员带着过桥米线滚热的鸡汤和红河州人的热情烫熟了第一批队员摸索出的新冠肺炎防控治疗的“嘉鱼经验”。
云南省医疗队
嘉鱼经验:统一调配的高效率高救治
在这次疫情防控和救治中,昆明医院的沈雯作为第一批进入嘉鱼医疗队队长,带领着第一批医疗队员和当地的医护人员深度合作摸索出了一套高效率、高救治率的“嘉鱼经验”,对疑似病人、确诊病例和救治医生的分配,都实行“统一调配”进行筛查、救治。嘉鱼县取得了咸宁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人治愈出院在;第一例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出院的成绩。
这套方法的高效高救治,随时体现在红河“过桥米线”队的救治行动中。红河医疗队第二批队员刚到嘉鱼,就参与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手术,把第一批队员摸索出的“嘉鱼经验”灵活的运用其中。红河医疗队的队长,也是嘉鱼临时*支部书记宁选波作为波当时组为专家组成员,正在参加病例讨论,突然接到通知赶往ICU病房抢救一位危重症患者。最快的“统一调配”方式,宁选拨第一时间全副武装之后,和几位同事毫不犹豫的进入重症室,开始给重症病人做插管和穿刺。“平时一个人完成的工作,穿着厚重的隔离服,要几个人才能完成。”在闷热难受、消耗体力、又风险高的环境中,一场手术做完,宁选波的衣服已经被汗浸湿。宁选波看着病人好转,他欣慰地说:“每一次手术都是一次风险战,只要坚定信念,就一定能胜利!”当时,医院院长熊安岭说,云南医疗医院医护人员的融合,特别在危重病人治疗上,不分时间病房,都是最快的调配方式,最高效的救治病人。
一碗“一统快烫”的过桥米线才是胜利味
如今医疗队已经胜利回归,嘉鱼方法已经慢慢被称为“嘉鱼经验“。作为红河医疗队队长,宁选波总结,这套治疗方法的精髓就是“统一”、“高效快”才取得胜利,而这和过桥米线不谋而合,过桥米线烫佐料就是要快入高汤,最终一碗统一才是美味。这一碗一统快,鲜香美味的过桥米线,才是红河医疗队胜利的味道。
在嘉鱼奋战的这只红河医疗队,由红河州妇幼保健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组成的医疗团队,来自于重症医学、感染医学、呼吸医学、医院感染控制、精神心理等专业的74名医护人员组成,兼具管理和保障职责,可谓兵强马壮,配置优化,队员在到达嘉鱼之后就被分配到专家指导组、重症救治组、普通救治组、护理组、感控组、心理治疗组,74名队员分布到3家医院,共15个病区内。可谓是从配置上就奠定了嘉鱼“统一”的前提。
红河队从进入救治工作之后,根据“嘉鱼经验”的方法,在医疗救治力量进行统一指挥、统一调配,制定了一系列非常实用、创新的方法,专家组对每天对所有的入院病人、出院病人进行集中讨论,分类收治,确定诊治方案、确定出院时机,对重症、危重症患者一人一策。从2月13日红河医疗队配合开展救治任务至3月6日,共收治患者人,其中确诊病例97人,临床诊断病例29人,其余为疑似病例和留观病例。收治的人现在已经出院的人,死亡1人,转院4人。在收治的病人中重症和危重症6人:4人已经治愈出院,1人死亡(81岁,家属不愿意进行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支持治疗),1人转诊(85岁,经重症救治组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达到转运条医院集中治疗);收治患者中有9例儿童患者,已经全部治愈出院。
红河米线队离开嘉鱼了,但他们的“余香”还在。战胜疫情,云南医疗队红河医疗队要走了,这碗过桥米线的余温还在。医疗队给当地留下最宝贵的资源,他们对嘉鱼县一共进行了26次集中培训,医院组织培训6次。除了培训,让我们记住过桥米线队那些在嘉鱼战斗的日子:重症医护团队的气管插管我们没有退缩;转院重症病人是,冒着生命危险,我们没有退缩;密不透风全身防护四五个小时工作量,我们没有退缩;为了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感控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我们;有病人有轻生的倾向,我们的心理治疗团队没有退缩……
(他们只是其中一部分哦)
宁选波
宁选波,红河州援湖北医疗队队长、红河州驰援湖北医疗队“抗击新冠”嘉鱼临时*支部支部书记,是红河州妇幼保健院(医院)副院长、重症医学副主任医师。
2月11日,接上级紧急通知,宁选波来不及与家人道别就带领队员匆匆踏上了援助湖北的行程。宁选波组织带领医疗队于年2月12日抵达嘉鱼县,在了解嘉鱼县疫情防控情况后,迅速投入医疗救治工作。
ICU病房一位确诊为新冠肺炎的危重症患者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和中心静脉穿刺,宁选波在接到抢救的通知后马上赶到病房,给病人进行气管插管和中心静脉穿刺。宁选波同志说,“抢救就像在跟死神拔河一样!”防护服闷热难耐,护目镜起雾影响视线,甚至有些缺氧的感觉,所以平时一个人就能很快完成的操作,在此时却变成了高风险、高难度的操作,必须几个人协作才能完成。在闷热难受、消耗体力、又风险高的环境中,一场手术做完,宁选波的衣服已经被汗浸湿。宁选波看着病人好转,他欣慰地说:“每一次手术都是一次风险战,只要坚定信念,就一定能胜利!”
宁选波同志自受命带队来到嘉鱼后,他对队员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调整好心态,保护好自己,战胜了疫魔,我们一起回家!”
汪雪英
汪雪英,红河州驰援湖北医疗队“抗击新冠”嘉鱼临时*支部支部副书记,是红医院副院长、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医师
作为一名感染科医师,汪雪英时刻关心着疫情的动态与发展。接到个旧市卫健局组建驰援湖北医疗队通知时,汪雪英第一时间递交了请战书,经过上级部门研究,汪雪英入列出征名单,医院驰援湖北医疗队临时*支部书记。
为了方便穿脱防护服,汪雪英剪掉了心爱长发。为了提高团队自身防护能力和诊疗水平,她反复多次认真学习新冠肺炎的诊疗指南及防控指南,强化督促队员个人防护训练,对队员进行防控知识培训“全覆盖”,并积极重温气管插管、徒手心肺复苏等各项临床技能训练,为高效投入战斗提前做好准备。
在分工时,汪雪英主动要求进入当地收治确诊患者、具有传染性的感染科,冲在最危险的疫情最前线。按照组织要求成为了医疗队感染科医疗组组长,与当地医护人员共同承担诊疗任务。面对医疗风险,这位感染科的“老兵”一个人担当了病区全部患者的查房和咽拭子采样工作任务,她有一个朴实的想法——尽量缩短医务人员滞留病房的时间,降低其他医务人员被感染的风险,其实,也就是把风险尽可能多的担在自己身上。医院感染科医护团队已经驻扎科室,连续奋战一个月后,汪雪英主动请缨要求替换当地医务人员休息,为减轻他们的工作
第一次进入隔离病房,汪雪英接触到一位患者腹痛,当她看到防护服上写着云南个旧四个字时,这位患者眼里噙着泪水、言语颤抖地说:“感谢你们不远千里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来到这里帮助我们,有机会我一定要到云南去,走遍那里的山和水。”
每次进入病房,采集核酸使是医生必做的事情,而采集核酸不可避免的和患者近距离接触,对于一名感染科医生来说,这时感染的风险是最高的。很多患者很心疼医生,害怕医生被感染,汪雪英总是说:“现在我是一个‘大白’,我披着铠甲戴着头盔!”听到这句话,一位患者说:“虽然我看不到你的面孔,但是我记下了你这双美丽的眼睛!”
截至3月6日,汪雪英所就职的感染性疾病科,收治确诊病例97人,临床诊断病例29人,新冠肺炎病人清零。
何跃飞
何跃飞,红河州援湖北医疗队副队长、红河州驰援湖北医疗队“抗击新冠”嘉鱼临时*支部支部委员,是医院*委委员,精神科副主任医师。
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努力保障队员在嘉鱼县抗疫期间的心身健康,通过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