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源性胰腺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惊心动魄12小时
TUhjnbcbe - 2022/3/9 14:58:00

“惊心动魄12小时”

知了不知疲惫地叫着,烈阳高照,风也消失了踪迹,这是大暑后的第六天,室外气温逼近33℃,天地间像是一个巨大的蒸笼,热的人喘不过气。

14点50分,屋外的蝉鸣被救护车的‘呜哇’声打破,一位体温达到40.3℃、心率次/分、血压82/53mmHg、血氧饱和度82%、躁动不安、四肢湿冷、颜色发绀、口腔涌出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并陷入昏迷的患者,医院肾内科抢救室的大门。

肾内科的王陆主任、刘建宇副主任、寇萃华护士长第一时间赶到,发现患者病情非常危重,全科医护人员立即投入抢救,在医护人员给予患者紧急救援的同时,刘主任向患者的陪同人员询问患者过往病史,结合患者高温作业的情况及临床表现,两位主任立刻明确诊断——劳力性热射病,也就是俗称的“中暑”。

患者的化验结果回报其肝肾功能异常,并出现少尿且尿液呈酱油色,提示存在肌溶解、急性心肌损伤、急性肝功能衰竭、急性胰腺炎以及急性肾功能损害,情况危急!

快速的恶化是热射病的特点之一。

医护人员立即积极扩容补液、物理降温同时予以冰盐水降低核心温度、适度镇静、早期广谱抗生素抗感染、积极脏器保护等综合治疗。经过12小时积极抢救治疗之后,患者神志转清,肌酶下降,可自主进食,下地活动。

这例“热射病”的成功救治,进一步证明了我院肾内科对于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已达到先进水平。

热射病,俗称“中暑”,以高温和意识障碍为特征,严重时会导致脏器衰竭乃至死亡。抢救“时间窗”很短,一旦误诊或延误抢救,死亡率高达80%。

肾内科医护人员提醒,在户外工作的人员,在高温闷热的天气中要注意预防“热射病”。如高温下发生有人昏迷的现象,应当注意是否发生中暑情况,立即将昏迷人员抬放至通风阴凉处,擦拭凉水以降低体温,随后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如持续高烧40℃左右,医院进行有效治疗,千万不可认为是普通中暑而小视,从而耽误了最佳治疗抢救时机。

医院官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惊心动魄1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