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刘宝奇,今天来和大家聊一聊“隶变”与百科全书式的——字典。
隶书早在战国就已基本成型,只是到了汉代才成为官方提倡的规范字体。睡虎地十一号秦墓出土的竹简,写于战国末年,其字体与西汉早期的隶书无大的差别。如同小篆不是李斯等人创造的,隶书也不是程邀在秦始皇的指令下创制的,只是程邀一类的官员书吏采用了流行的俗体字来书写公文,于是相沿成习,从而促进了隶书的定型。隶书又被称为“史书”(吏书)、“左书”(佐书),是在官府中从事文书工作的“书佐”和“书吏”使用的常用字体。
隶书的出现是汉字形体演变史上的一次质的飞跃。在隶书之前,从甲骨文到小篆,形体上发生过不小的变化,但都只是线条上的变化,而隶书不再顾及象形的原则,而将古文字“随体诘油”的象形象意的线条分解成改变成平直的书写笔划,解散篆体、改曲为直的做法,是隶变的最重要的方法。第二,隶书对小篆的部件做了省并,有的则直接省去了小篆字形的某些部分,尤其是偏旁写法的变化,便利于书写。总之隶书突破了过去字体的静态的线条结构,将其变为外放的动态的点画结构,点、横、撇等笔划不再是直观的描绘符号,而是抽象方便的书写符号,使书面的符号本身更加纯粹,这主要表现在隶变以后有更多的独体字和合体字变成既不表意也不表音的“记号”,这些记号本身无形义可言,在阅读时不再受丰富的形义背景的干扰,那些有象形表意功能的独体字和合体字也向符号本身的单纯化迈进了一步,都提高了阅读的速度。隶变过程中部分多义字发生了分化,创造了一批分化字,缓解了多义字与语言清晰度之间的矛盾,同时形近字的分化、如玉字为与王字区别加上点等等,也使得书面语的符号本身更加明晰。
尽管隶变也有使通假字增多、形近字混同的弊病,但总体上是使古老的文字换发出新的生机,大大提高了汉字的使用效率,也使书法艺术进入一个新阶段。从它蜕化出来的楷书一直使用到如今。文字学史上把隶书的出现称为一次革命—隶变,将它当做汉字发展史上古文字(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小篆)和今文字(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的分水岭。
草书的形成略晚于汉隶,约形成于汉元帝时代。草书采用省略字形构件,省并笔划,仅取轮廓,改变笔法的方法,对隶书进行了改造。常被人们用来起草文稿、书写信件。汉代的草书的字体比魏晋以后的草书《今草》要规矩得多,因此被名曰“章草”——有规则的草书。到了东汉晚期,出现了介乎隶书和楷书之间的行书,它预示着隶书的正统已经动摇,代之而起的新的通行字体—楷书即将登上历史舞台。
编撰大型的字书也是传播史上的大事。相传周宣王太史曾作《史籀》十五篇,大约是难字表一类的字汇。在秦代同时出现了所谓李斯等人作的三部字书:《仓颉》、《爱历》、《博学》,均用小篆写出,有着统一文字《正字法》普及教育的双重作用。汉代人将它们合为一书,仍称为《仓领》,收字个,显示了周至秦的语言文字的变化。同类的书汉代也编撰了一些,如《凡将篇》、《元尚篇》、《训纂》、《滂喜》,不再用小篆书写,保留下来的只一部《急就篇》。还出现了夹注的字书。人们在摸索着走向字典的道路。
许慎的《说文解字》是世界上第一部形、音、义三结合的字典,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百科全书式的字典。
许慎从东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年)开始编撰,历时二十多年。他在《说文解字·叙》中阐述了后人无法回避、超越的文字学理论。他是古文经大师贾逮的学生,他说隶书一出,古文字“由此绝矣”,他几乎是为了保留篆体字以读经书才来做这个工作的。他认为“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文字是具有超越时空局限的传播信息的工具,是文明的基石。这部“据形系联”的字典,分为部,说解的基本顺序是:列篆文—释字义《含释别义》—解字形—注字音《举例、解别义、别音》。许慎是先秦两汉字义训释的集大成者,《说文》一书具有无可替代的存古之功。它以小篆为释义的字头,共收小篆九千多个,收古文个,摘文个,是后人上探甲骨金文字义,下推隶楷演变轨迹的桥梁和阶梯,还保留了大量古音、方言资料,都是研究文化史的上好材料。
《说文解字》在中华文明史上的特殊的意义在于,它用学术的力量,再一次统一了中国的文字。
除了《说文》这样的大书,还有《尔雅》、《方言》、《释名》等语词学的了不起的专书。《尔雅》纂集同训词并按义类来编排,第一次提出了语义比较的课题,《方言》是对方言音变的历史研究,也是世界第一部方言词汇研究的专著,《释名》是第一部全面运用声训的方法来探求词源的专著,奠定了后来因声求义的训话方法的基础。自《毛诗话训传》还出现一批给古典作注的大书.经书、史书、子书都有人来注解,其中最伟大的是郑玄,他遍注群经,成为后世必用的定本。汉代的这种学术方式,被称作“朴学”,更常用以及现在国际上通用的说法是叫“汉学”。汉学是无可否认的文化史上的耀眼的篇章。汉学在过去和现在都是传播中华文化、尤其是思想观念形态文化的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