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源性胰腺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从炎症到癌症有多远好心提醒有4种
TUhjnbcbe - 2022/10/10 16:18:00

老刘的胃一直不好,泛酸烧心已经快有十年之久了,而且还会返食,饭后经常像牛反刍那样把食物返出来,十分影响生活。一开始,医院做了胃镜检查,只是发现有食管炎,医生开了一些药,但老李总是时吃时不吃。

今年七月份,老刘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医院进行胃镜检查,结果发现炎症已经转为D度(重度)食管炎,且从普通的慢性食管炎转为癌前病变状态,离食管癌非常近!

本是小小炎症,结果却拖成了癌前病变,甚至有变成癌的风险,这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炎症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过,难道都会发展成癌症吗?

一、身体为什么会出现炎症?

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会遭遇炎症,但是很少有人追根究底,炎症其实不是一种疾病。

炎症,指的是人体遭遇某种刺激或损伤,为了进行防御进行免疫反应时的病理过程,这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由于炎症的发病因素和持续时间长短不一,临床上将其分为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其中急性炎症往往有肿、热、红、痛等典型症状,还可能引起白细胞增多等全身反应;而慢性炎症缺乏典型症状,易反反复复,对患者的影响更持久。

炎症的影响因素众多,比如:细菌、真菌、病*、寄生虫等生物因子;外伤、高低温度、放射性和紫外线等物理因子;强碱、强酸、甲醛等化学因子;生物制剂和药物等。此外,烟酒、肥胖、精制谷物、高糖、反式脂肪、红肉、熬夜、不良情绪等也是“加强”炎症的风险因素。

二、炎症会发展成癌症吗?

炎症虽然看起来症状轻微,似乎对健康影响不大,但是慢性炎症却一直是医学界公认的癌症风险因素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旗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曾在报告中指出:病*和细菌感染导致了全世界六分之一的癌症。而这些感染,多数就是我们俗称的“发炎”。

慢性炎症会损伤细胞,而修复再生则需要细胞增殖,而细胞增殖又要以细胞分裂为前提。在这个反反复复的过程中,细胞分裂越多,DNA复制出错的几率就越大,癌细胞的产生几率也被增加。异变的癌细胞会抑制免疫清除功能,若微小癌细胞日积月累集结成团,就会形成恶性肿瘤。

目前医学界明确的具有高风险癌变的炎症有5种:

1、结直肠黏膜慢性炎症

肠炎并不是百分百会发展为癌症,但结直肠黏膜慢性炎症的癌变风险较大。

研究发现,结直肠黏膜慢性炎症,有可能造成黏膜隆起病变,医学上叫做结直肠息肉、腺瘤,在致癌因子或其它刺激下,可能发展为癌症。

因此,要及时就医,定期观察随访,防止癌前病变向癌进展。

2、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癌常见的癌前病变,若伴随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癌变几率会更高。

数据显示,慢性萎缩性胃炎5~10年癌变率3%~5%;10年以上10%;轻度异型增生10年癌变率2.5%~11%;中度异型增生10年癌变率4%~35%;重度异型增生10年癌变率10%~83%。

目前没有直接药物可以预防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变,但是,通过及时切除高危的癌前病变、及时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定期复查胃镜等手段,可以起到预防胃癌发生的作用。

一般建议,萎缩性胃炎不伴肠化生和异型增生者可每1~2年作内镜和病理随访;若有伴肠化生、异型增生患者,则应该缩短复查时间,可每3-6个月随访一次,必要时可以进行手术治疗或内镜下局部治疗。

3、慢性病*性肝炎

数据显示,我国乙肝病*感染者约万人,丙肝感染者约万人,每年近33万人死于乙肝或丙肝感染导致的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

预防病*性肝炎,最好在适合年龄接种肝炎疫苗。若确诊肝炎,就要积极治疗,控制携载量。生活中注意饮食和防控,患有慢性肝病的患者要积极治疗。

4、HPV感染导致的宫颈炎症

衣原体、淋球菌等引起的宫颈炎没有癌症风险,而人乳头瘤病*(HPV)感染的宫颈炎,如果不加以治疗,有可能在8-10年内发生癌变。预防宫颈炎要注意HPV防控,平时注意卫生,性生活也要警惕,高危人群定期筛查。

5、慢性胰腺炎

医学调查发现,胰腺癌患者中有胰腺炎病史的占80%。慢性钙化性胰腺炎、家族性胰腺炎等慢性胰腺炎要格外警惕。

想要预防胰腺炎,就要注意避免暴饮暴食和烟酒,同时注意饮食,合理用餐。

三、炎症的伤害或可伴随一生

除了潜在的致癌风险外,研究发现,人体内发生炎症,可能会增加全身性疾病的发生概率,包括但不限于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症、哮喘和退行性关节炎等,同时还与加速衰老、寿命减少有关。

更有研究发现,炎症造成的伤害或可伴随人的一生。

年,医学刊物《CellStemCell》上发表了德国海德堡德国肿瘤研究中心MichaelD.Milsom团队完成的一项研究,该研究通过深入研究炎症过程中,小鼠体内炎性因子、血细胞和造血干细胞等一系列复杂变化来探讨小鼠年轻时遭遇的炎症对老年时生物功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年轻小鼠受到炎症刺激后,造血干细胞会丧失一部分自我更新能力,这种损伤在12个月内不可恢复,后续短时程功能会得到恢复,但是长时程功能仍有缺失,因此损失不可逆转。

同时这种缺失也将影响子代造血干细胞的能力,由此可见,青、中年时期,即便是偶尔发炎,其损害也可能伴随一生。

值得一提的是,只要及时治疗,就可以让短时程细胞功能得到恢复,从而将损伤控制在最小范围。当然,最好的方式其实是尽量降低炎症风险。

四、食物消炎靠不靠谱?

在提及预防炎症时,医学指南常常会给出饮食方面的建议,食物和炎症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食物能不能消炎呢?

首先,饮食与慢性低度炎症息息相关。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王昆解释:人体在摄入食物后,肠胃消化食物的过程会产生一些炎性物质,尤其是在摄入高糖、低膳食纤维、高饱和脂肪、高热量、红肉和加工肉等食物后,炎性递质的过度表达会增加炎症风险。因此这类促炎食物要尽量少吃。

其次,食物确实有可能起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消除炎症的效果。这是因为某些食物含有一些具有抗炎作用的成分,比如: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胡萝卜素、镁元素、儿茶素、多酚类物质等等。因此建议大家日常可以多喝茶、多吃胡萝卜、柑橘、南瓜、苹果等蔬菜瓜果、未经加工的五谷杂粮也不错。

不过,食物只能起到辅助消炎的作用,光靠饮食预防、消除炎症是不够的,重要的还是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炎症进行控制、治疗,阻止其癌变发展。

总结:炎症看起来微不足道,似乎不足以影响健康状况,但是一旦从急性炎症,拖成慢性炎症,就有可能增加癌症风险,这种隐藏的危险往往是最致命的。希望大家都可以重视炎症,如果发现要积极治疗,尤其是和癌症相关的慢性炎症,一定要全面检查,排除风险。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炎症到癌症有多远好心提醒有4种